多方助力共筑艺术梦

湄洲日报 2025年05月27日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蔡晨晖)本报5月13日刊发《困厄中的生命之光》一文,讲述青年画者蔡文彬的故事——身患肌营养不良症的他,用一支笔,慢慢地画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路。文章刊发后,这个静默而坚强的年轻人,引发社会众多人士关注并伸出援手。

  5月23日,市残联、荔城区残联主动对接,依托“莆善情”智能助残服务中心,携手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AI助残·云筑梦”志愿团队,走进蔡文彬的工作室,看望他,也倾听他的梦想。

  现场,志愿者观摩了他的创作过程,并围绕作品推广、艺术深造等展开交流,尝试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志愿团队还探讨借助AI技术,为蔡文彬搭建更广阔的艺术展示平台。学生们表示,将发挥外语优势,把蔡文彬的故事和作品推介给海外朋友。

  与此同时,市、区残联工作人员详细了解蔡文彬的生活需求,着手为他申请智能电动床、电动轮椅,对卫生间、房门等进行无障碍改造,帮助其提升居家便利性与安全性。

  连日来,市佛教协会名誉副会长林光明也在多方奔走。他正联系爱心企业,计划在下半年联合为蔡文彬举办一场个人画展。那将是蔡文彬人生中第一场正式亮相的作品展览。林光明希望让更多人看到那个坐着轮椅也在努力向光生长的孩子。

  一些书画界专业人士也主动提出建议,从构图、用色到技法打磨,为蔡文彬提升创作技艺提供专业指导。

  面对这一份份温暖的扶助,蔡文彬表示,“我会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