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涵江区江口镇东大村微型消防站,只见器材柜里配备水带、水枪、头盔等,柜旁消防泵、灭火器等装备摆放整齐,默默守护村落的烟火日常。
6月4日,东大村村委会副主任、志愿消防队副队长姚志华带着队员进行实战演练。随着警报声响起,队员们在20秒内完成装备穿戴,迅速连接水带、启动消防泵,精准“扑灭”模拟火源。姚志华说,村里的这支队伍由6名青壮年组成,经过涵江区消防救援大队的专业培训,现在都能熟练操作器材,处理初期火情。
“以前村里着火,消防车从镇上赶来要十几分钟。现在有了微型消防站,火情刚冒头就能扑灭,我们更踏实了。”村民姚阿伯说,听了消防队志愿者的宣传,现在大家的消防意识增强了不少。
作为涵江区“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2024年,涵江区已建成39个行政村微型消防站。今年,该区将农村微型消防站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计划投资41万元,在三江口镇、萩芦镇、大洋乡等6个乡镇新建41个微型消防站,以“小站点”托起乡村“大平安”。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全区消防安全服务全覆盖,形成“一分钟响应、三分钟到场处置”的应急救援格局,有效填补乡村消防力量空白。
据介绍,涵江区按照有人员、有器材、有制度的“三有”标准推进微型消防站建设。在人员配置上,从村干部、治安巡防队、民兵应急小分队等群体中选拔,确保队伍“拉得出、用得上”;在器材配置上,除满足基本要求外,各村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配备消防摩托车、小型消防车等,强化救援能力;在制度建设方面,各微型消防站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和工作台账,同时组织队员定期开展消防宣传、检查公共消防设施,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
“这些微型消防站将纳入全区灭火救援联勤联动体系,与专业消防队伍形成互补,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火灾防控能力。”涵江区消防救援大队防火监督员李顺达表示,这些小站点就是群众家门口的“安全卫士”,大队将持续加大投入,强化应急培训,让每个站点都成为守护万家灯火的坚强堡垒。
从“无”到“有”,从“零星建设”到“全面铺开”,随着涵江区农村微型消防站的陆续建成投用,乡村“安全网”越织越密了,百姓安全感持续攀升。曾雅燕 林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