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慈溪畔画家赶制主题壁画。
▲龙头下水仪式现场。
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仙游县枫亭镇将于今年8月6日至13日(农历闰六月十三至二十)举办“枫亭水阁巡游”活动。这是2017年以来,这个千年古镇在本世纪第2次举办这一民俗盛会。在党建引领下,该镇正以一场跨越千年的民俗盛宴,激活非遗基因,赋能“蔡襄故里·滨海新城”建设。
“枫亭水阁”亦称“枫亭水架”,是国内罕见的水上民俗巡游表演形式,为集力学、杂技、戏剧、音乐、美术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以“奇、险、巧”为特点,是中国“抬阁”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仅在农历闰六月举行,以独特的海洋文化为载体,将民俗信仰、水架龙舟巡游、龙舟竞渡融为一体,具有深厚的地方文化内涵和鲜明特色。
党建赋能 推进非遗保护
“时间越来越近,届时必将再现万人空巷、火树银花的壮观场景!”枫亭镇副镇长叶娜充满期待。她介绍,该镇党委政府坚持“红色引擎”驱动,深挖蔡襄文化IP,全力办好此次水阁巡游,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2019年2月,“枫亭水阁巡游”被列入第六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让这省级非遗盛事焕发新活力,枫亭镇创新成立非遗保护临时党支部,统筹文化站、村居、老艺人三方力量,系统推进保护工作。对12位老匠人口述技艺进行抢救性记录,对水阁扎制工艺进行数字化存档,确保技艺不失传。发动300余名党员志愿者组成“护灯队”,承担秩序维护、应急保障、文化讲解等重任。已投入近百万元经费,用于新时代广场绿化、枫江大桥及集英亭桥头亮化等配套提升工程。
全民动员 共襄文化盛举
8月1日,枫亭镇党委政府发布《文明迎客倡议书》,动员全镇上下做好迎宾工作。沿枫慈溪商户积极响应,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并主动腾出二楼观景位供游客休憩观赏,党群同心织密“宾至如归”服务网。
“‘枫亭水阁巡游’传承千年,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将其保护好、传承下去!”霞街社区明山宫董事会负责人、“枫亭水阁巡游”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维雄表示,该社区已自发募集60多万元保护基金。
在霞街明山宫和枫慈溪畔,筹备工作紧锣密鼓。数十名非遗志愿者分工协作,扎制布艺、处理电线防水、焊接彩架骨架……现场一片繁忙。
新时代广场对面,长达250余米的溪岸护堤墙已完成水泥漆磨平,画家们正赶制“九仙结枫为亭”“铁面御史林兰友”“洪忠洪延造桥”等主题大型壁画。枫江大桥下,兰友社区干部杨精扎正组织20多名志愿者制作彩架、清扫溪域、铺设人行步道。
兰友社区党支部书记洪福坤介绍,该社区闰六月的习俗氛围已十分浓厚,女儿“买鞋”回娘家祈福等民俗活动正陆续展开。
厚植底蕴 深化文旅融合
“枫亭文化底蕴十分厚重,‘闰六习俗’作为独特习俗,本身也具备申报省级非遗的潜力。”参与2017年闰六月“枫亭水阁巡游”活动组织策划的省非遗学会会长陈小蕾对枫亭文化价值给予高度评价。
记者从枫亭镇文化站了解到,枫亭镇是福建省首批8个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之一,目前拥有国家级非遗游灯1个,省级非遗2个,市县级非遗多个。
枫亭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柯光闪负责本次“枫亭水阁巡游”的文案策划与执行。他说:“非遗传承绝非孤芳自赏。蔡襄不仅是历史人物,更是当代枫亭人‘忠孝廉节’的鲜活教材。”
枫亭镇正以“水阁+游灯+龙舟”的民俗矩阵为纽带,深度融合文化基因与产业血脉,奏响溪海交响曲,绘就文旅融合的壮丽长卷。
全媒体记者 李俊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