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镇共建赋能乡村振兴

湄洲日报 2025年08月05日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蔡蕊)近段时间,在仙游县度尾镇仙溪果业合作社的果园内,果农们严格按照专家团队的意见和建议对果树进行除虫、施肥等养护管理,确保今年文旦柚产量质量取得“双丰收”。

  度尾镇是我市“四大名果”文旦柚的主产地之一。近年来,该镇党委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紧扣乡村振兴核心任务,创新“1+2+N”校镇共建模式,有效链接高校科研人才资源与地方发展需求,走出一条党建强、人才聚、产业兴、农民富的融合发展新路。

  该镇党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将高校资源作为破解产业瓶颈、培育本土人才的关键变量。依托共建机制,深度挖掘高校专家力量,借助福建农林大学廖红教授、吴林坤教授领衔的“文旦柚专家团”,集结40余名硕博研究生扎根基地开展科研攻关,为产业发展注入前沿科技动力,更通过“传帮带”机制,累计孵化本土种植能手40余名。专家团队还指导文旦柚协会精心编制《标准综合体》《苗木培育技术规范》等3部技术标准,为产业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制度基础。共建成果“文旦柚科技小院”,凭借高产高效生态栽培技术,获评“福建省第六批科技小院”,成为党建引领科技兴农的闪亮名片。

  该镇大力实施“五回一新”政策,构建人才与镇域发展“双向奔赴”新格局。在政策引导下,该镇持续完善“柚相邻”人才公寓、食堂等配套设施,协调解决人才就医、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引进团队投资运营农文旅融合示范基地,为高校“三下乡”团队提供食宿保障。建成全市首个互联网营销师技能等级鉴定基地,培训文旦柚实用及电商人才600余人次,获证52人。与福建农林大学、莆田学院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践创业创新及镇村干部培训基地。与华侨大学共建工艺美术产学研基地,破解电商培育、工艺创新难题。聚焦度尾文旦柚、艺雕、川芎“三宝”,聘任产业链CEO4人,5个村聘任乡村CEO5人,培育省级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147名,“头雁”项目共培育5人,申报省农村创新创业明星1人。

  接下来,度尾镇将深化校镇共建模式,促进校地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以科技小院为典型载体,让高校的智慧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