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镇水稻迎来大丰收,田间生机盎然。林征宇 摄
黄石镇村BA现场比拼球技,气氛热烈。 林征宇 摄
□全媒体记者 朱建婷 通讯员 朱崇飞 李倾
荔城区黄石镇持续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落实市委“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加快融入区委发展大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增进民生福祉,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黄石实践新篇章。
黄石镇产业发展蹄疾步稳,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群众幸福指数提高……这些成绩的背后,激荡着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活力,凝聚着该镇上下担当作为的强大合力。
今年以来,黄石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围绕“抓党建、强基础、促发展”主线,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的态势。
强本固基 凝聚发展合力
7月11日,黄石镇南洋梅妃故里片区党委联席会议召开。片区各村党支部书记依次汇报今年重点建设项目情况,并围绕如何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片区整体发展水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南洋梅妃故里片区涵盖江东村、华堤村、华中村、华东村4个村,依托同源文化,结合各村独特民俗及木兰溪下游流域自然风光,打造农文旅产业相融共促的乡村振兴重点片区。
这是黄石镇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实现片区联建、共富共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黄石镇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片区融合发展新模式,聚力抓好组织联合、资源联营、民生联治等,抱团式开展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由“单打独斗”向“片区协同”升级。
今年,惠下村入选首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以此为契机,黄石镇积极探索“片区党委+村集体+联村企业+合作社”等模式,突破村界限制,充分挖掘示范片区产业资源,策划优化片区创建项目,促进片区产业共富。黄石镇科技副镇长陈颖介绍,目前已完成2025年片区拟建项目初步策划与实地考察,预计投资400万元建设5个项目。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党建来引领。黄石镇强化政治引领,深化理论武装,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突出抓好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学习。开展学习教育以来,举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451次,专题学习交流研讨215次,党员领导干部、党支部书记为党员讲党课85次,开展专题培训、警示教育5场次、教育培训200余人次。
提速增效 护航项目攻坚
连日来,新建福厦铁路黄石社区安置区项目现场,各种运输车辆来回作业,建筑工人分散在各个部位有序忙碌。
该项目为福厦高铁黄石段征迁安置项目,涉及征迁群众134户。项目规划建设3栋17层安置房,拟建住宅192套,配套建设配电室、基础设施等。目前,主体工程已施工至17层,预计12月底完工。
安置房建设是民生工程。为保障安置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黄石镇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加大项目攻坚力度,加快施工进度。截至4月,已建成交付回迁安置区27个,交付安置房建筑面积约129万平方米。
三季度是抢速度、增效益、保目标的“黄金期”。当前,黄石镇围绕全年目标任务,按下项目攻坚“快进键”。
截至目前,黄石镇在建项目中,共有3个项目开工建设、5个项目竣工、1个主体封顶、1个项目部分竣工。荔城区县道X205黄平线黄石段提升改造工程、莆田中胜物流园2个项目已完工;沙坂棚改安置区一期续建项目已回迁;黄石小微产业园配套工程涉及的3条道路正在道路垫层、路灯基础预埋、高压线架高施工;莆田市廉政教育基地周边道路工程(二期)目前桩基施工已完成;百合扩建地块正在基础施工;铭鑫鞋业有限公司智能工厂项目已竣工验收并投产;庆川数控、网纵科技、鑫晶山淤泥扩建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建设。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硬支撑,也是硬任务。下一步,黄石镇将加快项目竣工交付,力争莆田市廉政教育基地周边道路工程(二期)、黄石镇一户一表改造工程(一期)完成竣工交付,推进小微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一期工程、新建福厦铁路黄石段黄石社区安置区、沙坂片区棚改安置区二期工程、莆田市荔城区农村污水提升治理项目(二期)等项目提速,加快庆川数控、网纵科技、鑫晶山淤泥扩建项目装修施工。
乡村振兴 提升幸福指数
又是一年丰收季。8月1日,在黄石镇的丰隆农机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粮食烘干中心,送粮来烘干的车辆络绎不绝,6台水稻烘干机轰鸣作业。
近几年,荔城区大力推广使用机械化设备烘干稻谷,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让农民真切感受到了农业现代化带来的便利。目前全区共有水稻烘干机90台,日烘干水稻能力1400多吨。
黄石镇作为莆田水稻主产区,水稻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效益明显。今年,黄石镇入选农业农村部“2025年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立项名单”,为本批次全市唯一。
该镇严格落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000亩。2024年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1.58万亩,占比90%左右。全镇农业组织化程度逐年提高,目前拥有专门从事水稻产业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7个、家庭农场18家,完成3个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1个区域性农机社会化示范服务中心建设。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黄石镇通过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应用“数智化”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化种植技术,推动水稻产业向“育、产、加、销”一体化的现代水稻产业体系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振兴是灵魂,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黄石镇文化站负责人陈智新告诉记者,黄石镇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不断增强基层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年初,在黄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移风易俗书画”展览;6月12日,江东村开展“书院新风,传承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活动;端午期间,积极组织62支龙舟队参与莆田市“百艘龙舟巡游木兰溪”大型民俗展演;6月21日,黄石镇“恒而达杯”村BA火热开赛,25支队伍共425名队员进行角逐……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丰富广大群众的生活。
梅妃故里,千载风华绽放;魅力古镇,今朝蓄势腾飞。黄石镇上下将团结一心加油干,在推动产业发展、服务项目建设、加快乡村振兴等方面扎实作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荔城新篇章作出黄石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