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傅梅香)记者昨日获悉,今年秀屿区开展的大豆增产增效示范项目取得显著成效,探索出一条增产增收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现代农业新路径。
7月下旬,区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示范项目测产验收。结果显示,中天农业示范片大豆平均亩产达187.89公斤,绿益农业示范片平均亩产192.8公斤,增产效果显著。
据了解,秀屿区大部分都是“望天田”,水源缺少,土壤肥力不够。该区大豆种植面积1万多亩,以散户种植为主,过去管理比较粗放,产量和品质很难提高。自2022年起,该区每年开展大豆增产增效示范项目,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使用新农机,创新推广“大豆—蔬菜”轮作模式,在提升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同时,有效改善耕地质量。
中天农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示范片采用机器播种、机器采收、微喷灌溉、绿色防控等绿色节能栽培措施,不仅减少农药化肥用量,还充分利用前茬微喷设施,较传统种植模式每亩可节省成本约100元。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该项目还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
秀屿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吴国宝表示,项目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显著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采收后秸秆粉碎还田,进一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为后续作物种植奠定良好基础。
下一步,该区农业农村局将完善“政策扶持+技术指导+产销对接”的全链条服务,让更多农户享受到绿色种植带来的实惠,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