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夜色笼罩下的江口官庄墨屿花海露营基地,年轻人围坐畅享“露营+”夏夜惬意时光。 陈少希 摄
夏日夜间,是消暑纳凉的黄金时段,夜经济不断升温。涵江区以多元“夜”态点燃夜间经济引擎,勾勒出一幅“吃喝爽、游玩嗨、购物畅”的夏夜消费全景图,市井繁华与民生暖意交相辉映,区域夜间经济动能得到进一步激活。
美食外摆:夜间“食尚”新潮流
“老板,再来两串烤面筋!”在涵江新桥头夜市,100多个摊位一字排开。从本地特色的海蛎煎、泗粉,到网红小吃芝士玉米、手打柠檬茶等,种类丰富的美食让食客们大快朵颐。“每天晚上6点出摊,凌晨2点收摊,每晚能卖出去300多份。”烤冷面摊主李大哥麻利地翻动食材,向笔者介绍道。
新桥头夜市美食品类丰富,依托沿街商铺打造一站式夜宵、夜娱聚合区,为居民“家门口”的夜间餐饮需求提供了便捷且多元的选择;十七中夜市作为新兴热门区域,汇聚云贵川特色小吃、创意美食等品类,为居民带来丰富的味觉体验;梧塘西庄美食街总长180米,集中呈现传统小吃与网红美食,服务覆盖莆田大学城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周边企业员工及居民等消费群体;囊山公园、人民公园夜市不仅涵盖美食业态,还设置玩具售卖、休闲娱乐等项目,为前来公园健身的居民及带娃出行的家长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与此同时,涵江区各大酒楼纷纷推出美食“外摆”服务,吸引众多市民排队选购。腾芳大酒店、宝利来等星级酒店在店外设立“平价小吃便民服务站”,提供荔枝肉、卤面、椒盐蛏等经典莆田小吃,供市民挑选,单品均价约30元,以亲民的价格让市民享受到实惠美味。
乡村“露营+”:夜游经济新引擎
涵江区“露营+”夜游经济同样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区内多个乡村凭借依山傍水的自然禀赋与完善的娱乐设施,打造别致的休闲空间,这种“微度假”模式正引领夜间消费新趋势。
8月6日傍晚,萩芦镇深固大桥网红露营基地灯火璀璨,晚风轻拂,置身其间,可感受“天然氧吧”带来的舒适与惬意。市民在露营地围炉烧烤,尽享夏夜悠闲时光。“帐篷租赁+烧烤美食+赏景玩水”的消费链条,正推动深固村从传统村落转型为区域级夜间休闲聚集区。
“村里萩芦溪环绕,生态环境优良,空气清新,极具露营优势。”村民王秀金介绍道。据了解,该营地单日最高接待量达1000多人次,多户村民依托营地为游客提供帐篷、茶桌、烧烤食材、柴火灶租赁等服务,每户村民年均增加收入2万余元。
江口镇官庄“墨屿花海”营地主打精致露营,以天然的山景、水景、林景为背景,设有15间野奢帐篷及5栋悬空木屋构筑的云雾茶寮,吸引大量市民前来夜游。营地还结合花海景观与节日特色打造主题活动,进一步丰富游客的“露营+”体验。
白塘镇东墩村的莫奈花园露营地则以“露营+社交”为特色,打造年轻人交流互动的优质空间。“我们举办各类社交聚会,通过营造轻松自在的氛围,让年轻人在自然场景中互相认识、增进交流。”该露营地相关负责人表示,营地定期举办读书会、车友会、民谣音乐会等活动,提供篝火晚会、露天观影等特色服务,吸引众多年轻群体参与。此外,游客还可在营地周边的闽中钓鱼场体验夜钓。“露营+社交+垂钓”的一站式夜游体验,使东墩村成为年轻人远离喧嚣的“心灵休憩地”。
商圈“夜”态:释放消费新活力
夏季气候闷热,不少市民选择在夜间外出消费,各大超市晚间客流量呈显著增长态势。涵江区各大商圈紧抓这一机遇,深入挖掘自身特色,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持续释放夜经济发展潜力,为消费市场注入“夜色动能”。
8月6日晚8点,在市级夜间经济示范区涵江水韵城,采用“胖东来模式”运营的永辉超市内人流密集。“改造后的超市更加好逛,空调温度适宜,我现在已养成晚饭后前来购物的习惯。”涵西街道居民林萍说。
舒适的环境提升了购物体验,使该超市夜间人气持续攀升,晚间7点至9点为客流高峰期。旺盛的人气不断辐射涵江水韵城商圈,带动周边服饰、美妆、餐饮等门店夜间客流持续增长。据统计,水韵城永辉超市调整改造后开业当天,人流量达3.5万人次,带动商圈当日人流量突破10万人次。不少商家借助超市的引流效应,顺势推出购物优惠,进一步激发市民夜间消费热情,形成“一超带百店”的消费联动新格局。
与此同时,作为涵江区夜间经济示范区,涵江日月星辰广场精心打造消费节、文化街区等项目,通过全天候潮流内容与线上线下促销机制相结合,为居民带来全新购物体验。
广场内的啤酒文化街区引入百威精酿啤酒吧、民谣集等啤酒相关业态,联动帝景蓝湾大酒店、腾芳大酒店等打造惠民酒楼美食集群,携手东方红艺术汇演、舞非凡舞蹈汇演等呈现精彩演出,构建“啤酒+美食+演绎”的新型消费体验模式,为涵江区夜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升腾“烟火气”的夜市到商圈丰富“夜”态,涵江夏夜经济正以多维度、深层次的态势蓬勃发展,彰显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何媛婷 林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