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该公司运营总监展示加热鞋的工艺与亮点。
□全媒体记者 傅梅香 文/图
三伏天,人们纷纷想方设法消暑。有这么一家企业,却是在“加热”上下功夫。
走进莆田市趋势制鞋科技有限公司,只见生产车间内一片忙碌,公司新研发的第三代加热鞋加速生产。这款融合了智能科技与人体工学设计的创新产品,正成为公司打开全球市场大门的“金钥匙”。
记者看到,这款加热鞋的电池设计独具匠心。一个带有U形弧度的小型充电宝状电池,嵌在鞋子外侧,贴合脚腕曲线,既不影响穿着舒适度,又便于操作。打开电源开关,鞋底立即开始发热,传来阵阵暖意。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调节温度,在40℃至60℃之间精准控温。
“这款产品的电池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内衬采用的是优质短毛绒,提升保暖性,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显著提升了产品性能。”莆田市趋势制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逢春介绍道。该产品采用陶瓷加热片与隔热层相结合的创新方案,热量能够均匀地覆盖整个脚部,让用户从脚尖到脚跟,体验全方位的温暖。
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企业,起初以代工业务为主。2017年,公司开始转型,打造自主品牌“索罗芬”,专注研发差异化的鞋款。2020年,一次偶然的客户反馈,让公司发现了新的市场机遇。“当时有客户反映冬天穿靴子还是会冻脚,问我们能不能做会发热的鞋子。”黄逢春回忆道。经过一番市场调研,他们发现全球加热鞋市场需求大,这是一个极具潜力的蓝海市场。
有着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背景的黄逢春,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机遇。2022年,他组建专业研发团队,开始探索碳纤维加热技术在鞋类产品中的应用。经过反复试验,团队成功开发出包含发热元件、智能控制系统、特殊鞋底和保温鞋面结构的完整解决方案。
“将发热片集成到鞋子里,既要保证发热量充足,又要兼顾体积小巧、安全稳定,这是我们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黄逢春坦言,第一代产品上市后,有用户反映穿着过程中会出现发热中断的情况。为此,公司每年投入营收的10%用于研发改进,持续优化产品性能。
产品迭代路径清晰:一代采用有线供电方案,实现基础加热;二代升级无线充电,续航时间5—8小时;三代突破轻量化与智能化,支持App控温,不仅可降低成本,还提升了整体性能,每双售价上千元。
“我们的产品设计能够适应海拔1000米以下、零下20℃的环境,并通过了严格的防穿刺测试,确保电池即使在受损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安全隐患。”公司运营总监俞苏江说,加热鞋主要销往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和北欧等高纬度严寒地区。2023年,公司通过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成功打开国际市场,以B2B和B2C模式销往海外,不仅填补了国内加热鞋领域的技术空白,更为全球严寒地区用户提供了有效的保暖解决方案。
“我们目前已经量产5款针对不同使用场景的加热鞋产品,第四代和第五代产品也正在加紧研发中。”黄逢春透露,为满足户外爱好者的需求,公司还开发了配套的加热服、加热袜子及太阳能充电方案,进一步丰富产品线。经过持续的技术积累,公司已获得1项发明专利和4项实用新型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