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头上雕刻精美艺术品,作业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40%以上,既降本增效又绿色环保——

机器人“神笔马良”

湄洲日报 2025年08月27日

  妈祖石雕像在机器人刻画下现形。

  机器臂挥舞手中的“笔”,“画”出妈祖衣袂的褶皱,渐渐浮现出波浪般的纹理。昨日,在荔城区黄石工业园区内的华隆机械有限公司,一尊590厘米高的妈祖石雕像,在机器人“神笔马良”刻画下现形,栩栩如生。

  “这尊妈祖石雕像,要是人工雕刻,至少需要一星期,现在雕刻机器人上岗,只要16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该公司机器人研发部经理陈绪保告诉记者,雕刻机器人能24小时工作,为工厂降本增效。这种水加工的机器雕刻,减少传统雕刻产生的粉尘污染90%以上,降低噪声污染至75分贝以下。且数控机床改为机械臂,更为灵活,雕刻的精度可达0.06毫米,比头发丝还细。

  技术部经理黄智杰介绍,这是公司与高校合作,新研发的“6+1”七轴机器人。其采用自主设计开发的机器人控制编程软件,让机器人搭载圆锯片与水刀双刀头协同作业,解决水刀切割头和圆盘锯切割头之间自动切换问题,通过蚁群算法规划最优的锯切加工路径,能对石材进行精准、高效切削加工。

  记者了解到,雕刻机器人不但可以雕刻石材,而且更换相应的雕刀,还能在玉石、陶瓷、石膏、玻璃等材质上“大显身手”,刻画出精美的艺术品。

  该机器人设计实现加工装备复合化、柔性化,做到一机多用,集成铣、磨、锯、切、码垛功能,完成整条流水线,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陈列的机器人有5台,有的在雕刻,有的刚组装好,正“活络”关节。有2台被打包,将送往俄罗斯。

  “我们接受订单生产机器人,已生产10台,销往俄罗斯、巴西、印度、美国等地。其操作便捷,雕刻工艺稳定,作业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40%以上,深受市场青睐。”现场工人介绍,接下来将批量生产,让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