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屿区建设首个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搭建就近便捷的养老服务平台——

养老在乡村 服务进家门

湄洲日报 2025年08月27日

  ▲图为住养长者在食堂用餐,享受幸福“食”光。

  ▲图为村里老人在中心弹奏十音八乐,丰富晚年生活。

  ▲图为住养长者在学打桌球,锻炼身体。

  为积极应对农村老龄化趋势,破解留守、空巢老人“养老难”困境,今年以来,秀屿区立足区域实际与农村养老需求,坚持“政府主导、村级落实、社会参与”原则,探索建设全区首个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为农村老年群体搭建就近便捷的养老服务平台。

  8月25日,记者走进东庄镇大象村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只见整体环境整洁有序,功能分区清晰明了。一层为公共场所,设有村卫生所、十音八乐训练室、台球区、乒乓球区。二至四层为住养房,包含日间照料午休用房,并设有麻将桌、棋牌桌等。记者看到,住养房间布置简约实用,床铺、电视、空调等生活设施配备齐全,应急呼叫器安装在床头显眼位置,细节处尽显对老年群体的关怀。另外一侧的配套食堂干净明亮,操作间厨具摆放规整,墙上的公示栏里贴着本周食谱,各种菜品清晰列明,兼顾营养与口味。

  据悉,大象村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由大象村委会投资建设,今年6月起正式交由秀屿区国德老年康养中心运营,并挂牌成立国德养老东庄分院。该院区建筑面积约1700平方米,备案养老床位40张,是集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基础医疗保障于一体的医养融合型农村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

  该模式秉持“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情”的核心理念,通过盘活村级闲置资源,在老人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嵌入小型化、专业化养老服务设施,为农村老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养老服务,实现“养老在乡村、服务进家门”,助力补齐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短板。

  据该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林建煌介绍,他们依托秀屿区国德老年康养中心内设的医疗团队,与村卫生所建立合作机制,为村民常态化开展上门巡诊、康复护理服务,有效打通农村养老“医养结合”的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农村老人“医养分离”难题。

  相较于传统养老模式,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实现了三大转变:从“离家养老”转向“在村养老”,让老人无须离开熟悉环境即可享受专业照料;从“单一照料”转向“综合服务”,满足老人生活、健康、精神等多方面需求;从“政府独担”转向“多元共治”,形成政府、村集体、社会机构协同发力的养老格局,有效破解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瓶颈。

  林建煌表示,下一步,该中心将持续优化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覆盖范围,积极探索“以老养老”互助机制,进一步激发乡村养老服务的内生动力,让更多农村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的幸福晚年生活。全媒体记者 林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