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区医院紧盯民生痛点,多措并举,方便山区群众就医,全面推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对接推进“名医资源下沉”,实现便民惠民。
远程诊疗覆盖山区 减少重复就医奔波
针对山区群众“就医远、重复检查多”的困境,城厢区医院以“区、镇、村”三级远程诊疗网络,让优质医疗资源“隔空下沉”,破解“看病难”痛点。
“要不是远程会诊,我可能要多跑30公里山路。”近日,城厢区常太镇村民陈某在村卫生所就诊,利用卫生所的远程设备连线区医院内科医生,在线完成血糖监测数据解读、用药方案调整,避免了来回奔波。
城厢区医院组建多学科专家团队,共30名专家(副高以上职称16人),采取“集中接诊+移动响应”模式提供在线服务,累计服务超4万人次。远程筛查发现心衰、肺炎等急症患者,并通过“绿色通道”给予规范治疗。该模式有效提升了村医的专业服务水平,缓解了农村患者就医奔波之苦。
远程诊疗平台的全面覆盖,不仅打通了山区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更以规范化诊疗减少重复检查。
深化医检互认 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城厢区医院依托省级医疗数据共享平台,全面推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以“数据多跑路”实现“患者少花钱”,切实为群众减轻就医负担。
“上周在别的医院做的检查,这里直接能用。”72岁的糖尿病患者王某在城厢区医院就诊时,医生通过省互认平台调阅其近期检查报告,避免了重复检验。王某的儿子说:“这不单单是省钱。对上班族来说,能节省时间就是非常大的方便。检查结果互认,真是惠民。”
据介绍,患者就诊时,医生可查看患者近期检查检验结果;开具处方时,系统会再次提醒医生对近期同样的项目进行互认或不互认,进一步避免患者重复检查。
截至8月中旬,通过系统自动对重复开单项目弹窗提醒,城厢区医院今年累计调取互认检查记录22万项,互认项目8万项,上传报告6.4万份,为患者节约检验检查费用超20万元。
医检结果互认机制的全面落地,既破解了“一院一检、重复花钱”的痛点,又以技术手段遏制了过度检查乱象,让“一份报告能通用”成为常态。
名医下沉基层 破解就医难题
为推进“整治重复医疗检查检验、违规收费问题”专项行动,城厢区医院将“名医资源下沉”作为破解群众“跨域就医、重复检查”的突破口,通过引入省、市级专家团队常态化坐诊,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优质诊疗,从源头减少奔波与重复就医。
“以前跑省里挂专家号要等比较长的时间,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省级专家做手术,不仅不用来回奔波,还避免了重复检查。”近日,在城厢区医院消化内镜室,患者吴某说。
今年以来,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协和医院等三甲医院的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口腔科、胸外科、消化内科、耳鼻咽喉科等10余位省级专家到城厢区医院坐诊,来自莆田市第一医院的30多位专家到城厢区医院开展诊疗活动;累计开展诊疗服务5000余人次,开展消化内镜600余例,完成外科手术200余例。
知名专家每周定期坐诊、查房、手术,让群众可以享受到优质诊疗服务,也助力城厢区医院诊疗服务能力、学科建设内涵持续提升。陈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