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罗屿港口13—15号泊位工程沉箱安装现场。全媒体记者 陈斌 摄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郑已东)9月20日,随着最后一件沉箱精准落位,罗屿港口13—15号泊位工程沉箱全部完成安装,较原计划提前10天。
罗屿港口13—15号泊位工程建设3个7万吨级散货泊位,水工主体结构按20万吨级散货船预留设计,码头泊位长约800米。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在15号泊位施工区,工作人员操作半潜驳等专业设备,将高约6层楼的沉箱拖运至预定区域,精准完成安装;13号、14号泊位作业区上,工作人员操作挖机、卡车等,同步进行胸墙棱体等施工。
“沉箱安装是项目的重点环节。13—15号泊位共需要安装沉箱43件,单个沉箱重2849吨。”中交三航局该项目经理廖金和表示,随着沉箱安装任务完成,项目将进入胸墙建设、吹填施工等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完成项目填海验收。项目建成后将与投产的9—10号泊位形成联动,进一步提升罗屿港口吞吐能力。
“我们一方面依托‘三位一体’监管服务模式与智慧海事系统,紧盯沉箱出运、安装、下沉等关键环节,对施工水域内作业船舶,确保施工全过程安全可控;另一方面通过精细化交通组织,为沉箱出运和安装‘划出’安全畅通的绿色通道。”莆田湄洲岛海事处四级主办陈宇说,海事部门将做好后续水上工程安全保障工作,助力莆田“亿吨大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