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陈沛达)9月23日,莆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莆田市第六届运动会有关情况。发布会通报本届市运会竞赛及相关筹办情况。
据介绍,莆田市第六届运动会由市政府主办、市体育局和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承办,是全市最高规格的综合性体育盛会。开幕式拟定于10月中下旬在市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举行,部分比赛项目已于6月11日起陆续在市区及部分县区开展。
举办好本届市运会,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奋力谱写新时代莆田新篇章的生动实践与集中展示,更是备战第十八届省运会的全面练兵与实力检验。作为展示城市体育活力的重要窗口,市运会不仅集中呈现当地体育事业的发展成就,更生动彰显全市人民昂扬向上、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既是践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推进“健康莆田”建设的重要载体。
记者了解到,本届市运会的项目设置更全面。以“储备人才、全民参与”为原则,赛事项目与省运会全面对接,通过竞赛选拔优秀且具潜力的运动员,为备战第十八届省运会打好基础。设置项目为历史之最,分青少年部、群众部和行业部3个组别,根据不同组别特点科学设置总计29个大项、563个小项,较上一届增加98个小项。项目涵盖传统与新兴类别,兼顾竞技性与趣味性,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吸引6个县(区、管委会)、11个系统和2个高校组团参加,参赛人数约5000人,涵盖社会各层面和各年龄阶段,真正实现“全民共享体育盛会”。其中,青少年部约3000人参加,含田径、游泳、篮球等15个竞赛项目;行业部约1300人参加,含田径、游泳、篮球等7个竞赛项目;群众部约700人参加,含太极拳、门球、健身气功等7个竞赛项目。
群众参与更热情。为扩大赛事影响力、塑造市运会品牌形象,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市运会系列标识设计,收到会徽、主题口号标语、吉祥物、奖牌等应征作品近千件,经市民投票和专家组评审选定的吉祥物、会徽、主题口号已正式公布,通过系列标识宣传推广,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氛围。同时优化观赛体验,将比赛设置在邻近居民区的体育场馆内,群众无需购票即可观赛,方便市民近距离感受赛场激情;创新“赛事+文商”融合模式,推出“观赛+消费”场景,以“体育+夜市”“票根经济”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带动“体育+”消费持续升温。此外,每场赛事均配备线上直播,借助镜头实现“云端观赛”,让未能到场的市民沉浸式感受赛事氛围,推动市运会热情辐射更广泛群体。
赛事融合更深入。创新将选拔项目与品牌赛事深度绑定,形成“以赛代选、以赛促宣”的联动效应:群众部篮球赛与2025年莆田市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无缝衔接;群众部足球赛与2025年莆田市足球联赛一体推进,8月23日在市体育中心正式揭幕,该赛事成为全省首个地市级业余足球联赛。
自今年6月首场羽毛球赛事开赛以来,截至目前,本届市运会已顺利举办门球、足球、篮球等15项赛事,累计吸引线上线下超百万人次观赛,亮点频现、精彩纷呈。青少年部共收获182金、153银、117铜。
发布会后,还举行了市运会赞助企业合作签约仪式。北京复克体育有限公司创始人林福淋表示,体育事业的发展,关乎全民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风貌。希望通过赞助本届市运会,能够推动莆田体育事业的发展,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