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野茶汤到铝罐饮品,一片枇杷叶迎来新生——

仙游茶企的突围之路

湄洲日报 2025年10月22日

  图①为生产线上的灌装流程。

  图②为工人在整理装运。

  9月底,走进仙游县赖店镇的康辉食品工业园,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传送带上,一罐罐饮料飞速前进,仅几秒钟便完成了灌装、封盖和贴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草本香气。

  这是由莆田市润芝昌食品有限公司出品的全国首款铝罐装枇杷花与枇杷叶萃取饮料。首批20万罐“兰石芝润”枇杷叶茶和“兰石之恋”枇杷花茶一经上市,便被订购一空。

  “我们的所有产品都采用仙游本地的原材料,并在仙游完成灌装。”公司法人陈荔群自豪地说。

  叶子的“前世今生”

  这片叶子,来自仙游书峰乡兰石村。这里四季温润,森林覆盖率高达七成,是国家“一村一品”枇杷示范村,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书峰枇杷”的核心产区。

  “书峰自古就有制作枇杷花茶、叶茶的传统,技艺代代相传。”村里老人回忆,过去每到初冬,村民便会采花烘干,泡茶用于止咳润肺。那时,这只是乡野间的日常饮品。

  如今,凭借现代科技与工业生产,这份“民间方子”摇身一变,装进了银亮的铝罐里,成为商超货架上的新宠。

  转型的加速探索

  茶是国人的老朋友,但喝茶的方式正在悄然改变。

  统计数据显示,茶饮料的主要消费群体正越来越年轻。其中,瓶装茶、灌装茶的“90后”消费者占比高达50%。

  “年轻人既要方便,又要健康,还希望尝到新鲜。”莆田市农技协主席谢宗辉分析,瓶装茶和灌装茶的兴起正是顺应了这种趋势。他说,传统茶企过去主打散茶、袋泡茶,喝茶场景多是家庭、办公或茶室。但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里,消费者更习惯“即开即饮”,这让瓶装茶、灌装茶成为竞争更激烈的细分赛道之一。

  “健康消费升级正在持续推动市场扩容,但品牌的生存门槛也在不断提高。”谢宗辉说,仙游的枇杷茶饮品能突围,靠的就是地方特色和纯天然。

  灌装茶看似只是包装升级,实则考验着企业的综合实力:原料供应链、现代化生产、食品安全认证、品牌营销,一个环节都不能缺。润芝昌的尝试,是仙游传统茶产业一次加速转型的探索。

  “产品再好,如果没有自己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没有SC证,我们也无法上架。”陈荔群介绍,2022年底,莆田市首张枇杷叶茶、枇杷花茶的食品生产许可证落户润芝昌,得以让仙游的优质农产品能够走进更多消费者。

  茶里的乡村振兴

  兰石村曾是省级贫困村。2017年脱贫摘帽后,村里依然在寻找长期增收的路径。2019年,陈荔群带着团队在废弃校舍上建起厂房,创办润芝昌食品有限公司。

  公司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团队合作,引进台湾远红外烘焙技术,把过去无人问津的枇杷花、枇杷叶变废为宝,生产出袋泡枇杷叶茶、枇杷花茶。村民们修枝时舍弃的“柴火料”,如今成了企业争相收购的原料。

  不仅带动就业,润芝昌还挂钩了22位科技特派员,依托科研力量提升产品含量。在这里,枇杷茶不仅是一杯饮品,更是一条联结科研院所、企业与村庄的纽带。

  从村头的古法烘焙到现代工厂的铝罐生产,一片枇杷叶的旅程,折射出的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是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全媒体记者 蔡晨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