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2日,笔者在涵江区庄边镇伊亩秋闽台合作生态农业创新创业基地看到,连片的玉米田郁郁葱葱,饱满的果穗压弯了枝头,农户们穿梭其间。这是全市规模化种植“沪红糯一号”玉米的基地,正迎来首轮采收。
“沪红糯一号”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历经16年培育而成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其独特之处在于从籽粒到玉米芯、苞叶甚至玉米须均可食用,且富含花青素,营养价值颇高。
“我们的玉米颜值与内在并存,深受年轻人的青睐。”据该基地负责人许俊杰介绍,今年基地在全市率先引进种植“沪红糯一号”。通过科学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作物长势喜人,预计亩产能达到1000公斤。
据悉,该基地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果所、上海市农学会及台湾农业专家组联手合作打造,引入精致生态农业理念,以特色有机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为核心,融合农文旅发展模式,致力于全面推动当地农业发展与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杨成航 林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