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湄洲新区,加快推动莆田开放发展

湄洲日报 2022年12月19日

王春新  (中银香港经济与政策研究主管)

莆田要抓住机遇,建议借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经验,全力打好开放牌、对台牌、创新牌三张牌,尽快设立湄洲新区,力争在发展战略、开放创新和对台经贸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建议设立莆田湄洲新区,全力打造集对外开放、两岸合作和自主创新于一体的核心平台。初步设想如下:

湄洲新区的第一大亮点,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争取国家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扩延到湄洲新区,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湄洲片区,借鉴大湾区开放发展经验和海南自贸港政策,发展转口加工、离岸贸易、跨境金融和免税购物等新业务,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海内外投资,尤其是来自台湾和港澳的投资者。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摆放在湄洲湾东吴港区和秀屿港区及其腹地,实行区港结合,联动发展。

湄洲新区的第二大亮点,是发展在地自主创新产业。从全球经验看,科技创新存在两种模式:一是在地自创模式,即以本地自主创新为根本,在原始创新和技术开发等环节都立足于自已,如欧美、日本和南韩都是这种模式,虽需时较长,投入较大,但拥有自主技术产权,发展潜力无限。二是平台引进模式,即设立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平台,引进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创新科技,发展本地创新产业,如香港和新加坡都采用这个模式。湄洲新区可以两种模式并行,一方面通过设立东南科技大学,推动自主创新,另一方面利用香港和台湾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推动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湄洲新区的第三大亮点,是提升湄洲岛文化及旅游功能。在进一步发展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基础上,争取国家文旅部把湄洲岛列为第二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重点保护湄洲岛独特文化生态,并通过在全球各地广泛设立妈祖文化协会(如香港妈祖文化联谊会)等举措,一方面大力弘扬妈祖文化,另一方面与台湾和香港合作发展妈祖文化产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以妈祖文化为主题的影视产业,把妈祖岛打造为全球文创及影视基地。

湄洲新区的第四大亮点,是大力拓展海洋经济。可考虑一方面提出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整体目标﹐另一方面在南日岛(面积52平方公里,约为香港岛的三分之二)设立海洋科技创新基地——中国(湄洲)海洋科技城,把南日岛发展为中国海洋科技和战略产业的试验区。

此外,新区也要加强相关配套及支持政策。一是设立东南科技大学。参照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模式,在湄洲新区(如妈祖城)设立一所高水平的科技研发和运用研究大学——中国东南科技大学,采取鼓励政策吸引全球专业人才(尤其是莆仙籍专才)到大学任教或讲学,为湄洲新区推动自主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开工建设湄洲新区至莆田市区的轨道交通,并在半途建设一条支线连接莆田高铁站。轨道交通全程行车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使大量人流在莆田老市区和湄洲新区以及高铁站之间能够快速到达,以节省时间及提升工作效率。长期而言,这条轨道交通还可从妈祖城通过建设约3公里的海底隧道连接至湄洲岛,为广大游客和在岛上工作的员工提供便捷且环保的交通工具。

三是适时开工建设南日岛(日后为湄洲海洋经济实验区)连接大陆的桥梁,主桥全程约7公里。虽然此桥横跨南日水道,但南日水道并非进出湄洲湾港的主通道,因而不影响海上交通。此桥还可采用斜拉桥模式建造,把对水上交通的影响降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