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 (复旦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副主任)
参照莆田市经济发展的基础特征,下一步在数字经济中最活跃的电子商务领域上,建议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重点打造。
一是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点,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新空间。我市自2020年5月跨境电商综试区获批之后,全面启动线上平台建设、线下园区集聚、服务体系提升等工作,经过几年来的培育,成为福州关区发展最快、服务最全面的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监管场所之一。
依托国家综试区的优势,建议我市进一步鼓励传统规模性制造业、商贸企业、农业企业探索符合自身行业特点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路径,以智能制造、数据化运营、渠道重建、价值提供为导向,主动创新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融合线上线下发展优势,以“互联网+”为核心,以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莆货出海。
以跨境电商为抓手,大力发展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深度挖掘、培育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跨境电商新模式,重点推动跨境电商C2B的个性化定制产业的集聚发展,打造小批量快翻新的柔性供应链以响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结合我市具备优势的传统产业,如鞋服、箱包、家居、艺术品、电子产品等多个品类,主打跨境电商“一件定制、一件生产、一件配送”模式,着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跨境电商消费需求,下一步建议重点扶持易捷乐、指纹定制、小定科技等一批上规模的个性化定制企业,助力他们做大做强。
二是大力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国内大循环发展打造莆田模式。要持续注重特色培育,围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挥产业特色和品牌优势,不断做大各区县有市场、有销路、有带动力的现代农业产业。注重品牌塑造,坚持以特色创品牌,以品牌提效益,以平台服务集聚效益为推动力,探索农业品牌化、电商化的快速发展模式,实现促农增收。注意辐射引导,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等多种经营主体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产品”。
着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农机作业、病虫防治、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的数字化转型,以大数据为依据,全方位指导农业生产、流通,动态分析农产品市场变化,帮助农村新型市场主体等精准定位,推进订单产生、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拓展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突出生态风光、农业体验、四季采摘、休闲娱乐、农家乐等旅游元素,集生产、观光、体验、销售、娱乐为一体,实现农业与旅游、一产与二产融合发展,变园区为景区、田园为公园、产品为礼品、民房为客房。发展创意农业,以农业创意产业集聚为支撑,大力发展农业项目规划设计、咨询培训、科技成果展示、品牌设计推广,将农业的融智融资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