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当前,莆田正在实施“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的战略部署,作为莆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科学带动全市城乡规划、建设与治理。根据自资部关于实景三维和住建部关于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及城市运行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工作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国内广州、南京、长沙、武汉、西安、青岛等地先进经验,建议莆田市在城乡建设数字化工作如下。
一是以数据资源奠定基础,打造莆田城乡空间数字底座,为莆田全域数字化转型夯实基础。开展莆田市实景三维数据采集,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全覆盖、全要素、全周期的空间和各行业业务数据资源,打造莆田市统一数据资源底座CIM平台,形成虚实融合、精准映射、仿真推演和共治共享的核心能力,使其成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工作的基础性操作平台,也作为智慧城市基础性、关键性和实体性的信息基础设施。
二是以顶层设计纲举目张,建立“总体-专项-控规”的三层数字化建设体系,辅助莆田市城乡建设数字化转型。总体层面,建立全市统一的顶层设计和技术架构。专项层面,针对城乡建设和治理专项领域,编制专项顶层设计,提出数字化升级方案。控规层面,针对数据治理、共性基础平台建设、物联网设施共享布局、信息安全等方面,建立详细的控制性规划要求,保障建设实施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三是为科学决策助力赋能,落地城乡建设资源优化、品质提升场景,建设市级先行示范应用。基于莆田统一数据资源底座CIM平台及各行业的数据,可以做到对现状的诊断评估和对态势的感知模拟,为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比如可以就发展的问题进行人口-土地-产业-设施及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耦合模拟,明晰莆田人口的流动态势、产业进驻发展形势、土地供给的效应以及设施供给的数量质量,将人口、产业、土地和设施作为一个人居系统整体,分析之间的耦合关系,如产业的落地进驻有没有带动人口的增长,带动了哪些人口的迁移,有没有带来土地价值的提高等。通过政策模拟,提前认知要素的时空波动,提前进行主动干预,为达到发展目标,对规划进行必要调整。
四是为操作实施保驾护航,通过系统的建设,对政策实施跟踪分析评估。对规划方案实施后可能带来的效应和影响进行推演,动态推断建设的环境影响、人口迁移、产业集群、用地效能变化。对实施的效果进行年度体检,通过城乡发展特征的系统性体检评估,把脉城乡发展各类要素的变化态势与健康状况,分析政策的效应优劣与动态衰减、诊断问题存在的原因,从而明确后续工作中应该坚持什么,应该调整什么,提出政策调整的方法路径、行动计划与年度计划,转化为下一年度可操作的项目库和项目列表。建议加强体检评估平台的建设,实现体检评估-项目实施-监督预警的持续跟踪,为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实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