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

湄洲日报 2022年12月31日 宋振东

  □宋振东

  周一上午,单位组织核酸检测,周二中午结果还没有出来,最后得知混阳了。

  为了安全起见,最近单位分AB班轮换上岗,每班5天一换,吃住在单位,自周四开始轮岗。我周三晚上值夜班,第二天是周四就不回家了,所以是A班。

  周三上午,单位再次组织核酸检测,第1管的10人凌晨就出结果了,全部阴性。我们第2管的10人到周四早晨还没有出结果。在忐忑不安中,得知又混阳了,我办公桌前面的同事和隔壁办公室的同事出现发烧症状,我是密接者。

  值得庆幸的是,正好赶上我值夜班,没有和家人接触。正想着,单位紧急通知办公室全体人员“即日起居家健康监测,严守居家防疫规定,并及时报告健康状况”。

  没办法,只能舍小家顾大家——回家隔离。

  我把因密接要回家隔离的消息告诉妻子后,她开始忙碌起来。首先把带卫生间的大房间腾出来,然后开始准备我隔离几天需要的东西:日常生活用品、消杀用品、洗漱用品、暖瓶、水杯、桌子、碗筷、水果、零食等一应俱全。

  快到家时,我给妻子打电话,让她和女儿躲到其他房间不要出来。我打开家门,迅速走进隔离的房间,开始了隔离生活。

  第一天隔离,能吃能喝能睡,身体状况良好。看看手机,上上网,学习一下“学习强国”的内容,选读文章,答答题,一天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第二天,除了一日三餐吃饭休息外,就是多喝水,看手机上网,晒晒太阳补补钙,了解国内外大事,和在家隔离的同事交流心得体会,慢慢打发时间,第二天也很快过去。

  第三天,就有点不舒服了。近20平方米的房间,这头走到那头,那头又走到这头,真是无聊。实在闷得慌了,就到阳台上晒晒太阳,望望楼下。也许是天气寒冷的原因吧,偌大的小区看不到一个行人,只有各式各样的车辆整齐地停放在路边。

  第四天,一听说谁谁阳了,就觉得嗓子痒痒不得劲、哆嗦、肌肉不舒服,感觉自己要阳了,自测抗原正常,又没有阳。其他隔离的同事也有这种感觉,这是不是“幻阳症”?

  第五天,总算快熬到头了,心情也好了许多。早晨自测抗原一切正常,第二天早晨再自测一次抗原正常的话,就可以获得自由了。

  居家隔离期间,最大的问题就是一日三餐。为了避免与家人接触,妻子在我隔离的房间门口放了一个小凳子。吃饭时,我把餐盘放到小凳子上,迅速关门。等妻子把饭放到餐盘里,用手敲一下门离开,我再开门拿回餐盘后,迅速关上门。一日三餐如此这般,像做贼似的。居家隔离的日子,对隔离者和家人来说,都是异常的煎熬和压抑,在焦虑和忐忑不安中度过。

  在家隔离的几天,虽然暂时失去了自由,但可以睡到自然醒,一日三餐有人送,在屋里想干啥干啥,不与人接触,不会传染别人,别人也不会传染你……

  过去总认为,新冠病毒离我们很远,一般不会得上。突然间,发现离我们很近很近,一不留神就会被感染,防不胜防。希望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非必要不外出,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等,尽量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