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初昕
以前,我家人口多,家境困难,家里的收入全靠地里的庄稼收成。虽是艰苦,但腊八粥还是要煮的。父亲为了让我们吃上腊八粥,顶着严霜,早出晚归,到五里开外的电站上去修水渠,手上冻出了许多裂口,缠满了纱布。攒足了钱,然后买回红豆、绿豆、糯米、大米、红枣等做腊八粥的材料。
腊月初八这天,母亲天不亮便起了床,抱柴生火,烧水放料,在厨房里不停地忙活。母亲熬粥很有耐性,先把不易煮烂的红豆、绿豆、薏仁、莲子下锅,用小火熬煮,待它们胀裂开口,再加入易烂的糯米、大米、红枣、花生,用文火慢熬细煮。为了防止粥稠粘锅,母亲用长柄勺不时搅动,浓浓的粥香随之飘散开来。这时,我从床上翻身而起,随便洗了一把脸,就在桌旁等着。
母亲把热腾腾的腊八粥端上了桌,我们一拥而上。看看这碗,比比那碗,看看哪一碗多。我瞅准了一碗,飞快捧在面前。小弟正好也看中了我手里这碗,哭闹着向我要,我不肯给。小弟欲向前来抢,我赶快用嘴对着腊八粥喝了起来,烫得龇牙咧嘴。可小弟不依不饶,尽管我已喝了,还要过来抢。我见小弟急急奔来,慌忙转身朝外面走去。不想,没有端稳,晃悠了一下,碗里滚烫的粥泼在我的手中,我一松手,“哐当”一声脆响,腊八粥连同瓷碗摔在地上,顿时粉身碎骨,粥也飞溅一地。听到声响,父亲从厨房里跑了出来,看到满地的腊八粥,气得脸色煞白,转身抄起门后的一把笤帚,冲上前来,抡起笤帚就是一阵痛打。
母亲慌忙从厨房里赶了出来,一把夺去父亲手里的笤帚。挨了父亲的一阵痛打,我心里委屈,眼泪不由得往下淌。母亲一面安抚我,一面把地上的瓷碗碎片打扫干净。之后,拉着我进厨房,把灶台上一小碗汤水样的腊八粥端在我的手上。我心里憋屈,气呼呼地对母亲说:“我不喝!今后也永远不喝这腊八粥了。”母亲摸着我的头,笑着对我说:“傻孩子,不该有这样的倔脾气,吃亏的还是你自己呀。”
母亲的话犹如春风化雨说到了我的心窝里,经过她耐心细致的劝解,我还是把那碗腊八粥喝了个底朝天。抹了嘴巴,才想起母亲一定还没有吃呢。于是,我问母亲:“妈,你还没有吃吧?”母亲笑着对我说:“孩子,我看着你吃,比我自己吃还要高兴呀!”
如今,长大成人,那碗打翻的腊八粥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母亲的谆谆教诲也一直深深地牢记在心,母亲慈祥的脸庞在我脑海中闪现,一丝淡淡的乡愁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