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来森
世上人,喜欢水仙花的,不在少数,但如清代李渔那样,喜欢水仙花并视之如性命的,却不多。李渔说:“水仙一花,余之命也。余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者,是无命也。”
而且,李渔认为,水仙花,以其家乡金陵的水仙花品质最佳。丙午年春节,李渔特地从外地赶回家中过年,由于制备年货,手中的钱已是花费殆尽。时值水仙花开时节,李渔执意要买水仙花。他的家人就劝道:“先不买了,一年不看花又怎么样?”李渔答道:“我从他乡冒雪归来,就是要看水仙,不看水仙,我为什么还要赶回金陵呢?我干脆在他乡过年算了。”妻子没有办法,只好变卖了自己的簪珥,为李渔购买了水仙花。
李渔之爱水仙花,爱得痴迷,真真是叫人觉得欢喜。
我虽非如李渔那般地痴呆,却也是极喜欢水仙花的。年年春节临近,必定得买几头水仙花。
选择品相上好的“蒜头”,外带一个白色,或者蓝青色的瓷盆,带回家中。先将瓷盆冲刷干净,将“蒜头”用刀片轻轻地划几下,然后将蒜头放入瓷盆内,倒入适量的清水,置几枚砾石于水中。砾石的选择很是重要,最好是透明莹洁的,干干净净,便于和水相互映衬,烘托水仙花叶之美。砾石之美者,莫过于南京的雨花石了。
栽植好的水仙花,放到窗台向阳处。
每天下班回家,我都会走近窗台,端详一下水仙花,或者及时给水仙花更换一下清水。做这项工作时,心情,是那样的轻快而又清爽。养一盆水仙,实在就是在养一份好心情。日复一日,看着水仙花,发出它嫩碧的叶片,叶片间抽出长长的花薹,尖端上,缀着椭圆状的花苞;再看着花苞,一天天地展开,分散出一个个的花萼。然后,在某一天,一朵水仙花,就豁然开放了;然后,一朵朵的水仙花,次第开放了。摇摇曳曳地,灿烂、明亮在那儿。
花开时节,水仙花真是美到了极致。
洁白,或蓝青色的瓷盆,浮漾着一汪清水,清凌凌的水,透着微微的寒意。翠碧的叶片,直直地立着,似一片清秀的小树林。花儿,就开放在耸出的花薹上。花儿,是白色的,白得嫩,白得脆,白出一番风情万种的娇羞。远远望去,叶片森严;花儿,则有一种超凡脱俗的飘逸感。可总也离不开那一汪清碧的水。那一汪清碧的水,是叶的根,是花的根,是生命最纯洁的所在。花、叶、水、盆,浑然融为一体,是一种色彩的融合,更是一种生命性情的融合。内在的美和外在的美,生长在一起了。
黄庭坚写有一首描写水仙的诗《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诗曰:“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水上轻盈步微月”,描写和形容得真好,不仅赋水仙花开之形,亦传水仙花开之神。把水仙,比作多愁善感的洛水仙子,那种飘逸之美,淋漓尽致矣。
深寒的冬天里,室内,一盆水仙花开,满室生辉。人站花前,花香清逸,人的心,也变得软软的。微澜情生,人,似乎也是“凌波仙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