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趣赏兔联

湄洲日报 2023年02月07日

  □程磊磊

  对联一向是中国人迎贺新春必备品。一副好的对联不但工整艺术,且别具巧思。“虎年将去春风暖,兔岁又来喜气浓。”在这兔年伊始、盛世回春、喜庆祥和的时刻,撷取几副独具一格的兔联,茶余饭后,品赏一番,别有几分雅趣。

  北宋诗人黄庭坚自幼非常聪颖,对此,在京城当官的舅父李常早有耳闻。某日李常回家,有意试探一下小庭坚。傍晚时分, 大家正在院中纳凉,一阵微风吹得院内桑树摇动。李常见此,随口出句:“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织锦绣。”这可是一副难度极高的绝对,且后一分句均与前一分句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李常以为,这下可真把小外甥给为难了。此刻,正在院子里秉笔练字的小庭坚听罢,立马来了兴趣。只见他望了望手中的兔毫毛笔,随即便从容不迫地对道:“草藏兔,兔生毫, 毫扎笔,笔写文章。”这一对句不仅与出句的要求完全相符,而且其对句速度也令其舅父不得不对小外甥刮目相看。

  相传,明代诗人高启、杨基为至交好友,常作对互娱。有一天夜里,两人漫步月下,高启触景生情吟出上联:“玉兔捣药,嫦娥许我十五圆。”杨基应声续了下联:“喜鹊成桥,织女约郎初七渡。”上下联巧用神话“嫦娥奔月”、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信手拈来,流畅自然。联中的“许我”“约郎”两词颇具人情味,读来妙趣横生。

  据《三国演义》记载:关羽死后即被封神,且常常在玉泉山一带显圣护民。当地百姓为感其德,便在山顶上修建了一座关帝庙,庙内有一副知名门联这样写道:“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骋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纵观此联,工稳奇巧,撰联者以色字、重言等技巧,对关羽的外貌、坐骑、兵器、爱好以及品德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概括与点评,尤其是联中“四赤”对“四青”,可谓精练、准确、全面,如此撰联功夫,非大家实难为也。

  据传,清代有一才女叫席佩兰,生性高傲,声称非学识渊博的才子不嫁。某日,雪停放晴,江南才子孙原湘上门求亲。席佩兰决定出联求对,以观对方才气。眼看门口一对石狮身上那一层厚厚的积雪开始融化,她便随口吟道:“雪消狮子瘦。”不料此句一出,还真把才子孙原湘给难住了。尽管他脑子里装满了从魏晋到唐宋的五言绝句,但却怎么也对不出来。孙原湘满面羞惭,回到家中,便一病不起。直到元宵佳节被其母扶出赏月时,天上的那一轮圆月才激发了孙原湘的对句灵感。他想:我用“月满兔儿肥”对她那“雪消狮子瘦”,这不是一副绝妙佳对吗?孙原湘的这一对句终于得到了席佩兰的认可,他俩也因此结成了百年之好。

  文学巨匠郭沫若生前曾为辽宁图书馆题写一联,联云:“宋人方守株待兔,大道以多歧亡羊。”上联典出《韩非子》中“守株待兔”的寓言,告诫人们要刻苦钻研,不能妄想不劳而获。下联典出《列子》中“多歧亡羊”的故事,比喻事理复杂多变,不可盲目从事。细细品味此联,从中可得到许多启迪。

  纵观上述兔联,可谓副副漂亮精彩。联语或发人深省,或妙趣横生,如此丰富多彩的生肖妙联,真不愧蕴含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