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方言童谣赏析

男生掺女生

湄洲日报 2023年04月11日

  □陈文凤

  男生掺女生,摩掺摩嚣癫。

  日光使目刀,暝时手厮牵。

  冬至齐厮逐,年暝抱出灯。

  十三才帩头,十四抱囝许吃奶。

  癫,本义是精神错乱、失常;嚣癫是形容失常达到发狂的地步,形容程度深。为什么会嚣癫呢?原来起因是男生掺女生。所谓男生掺女生就是男生和女生一起玩耍,男生和女生一起打闹。男生和女生都年少,情窦初开,一旦玩耍起来难免打闹,越是玩越打闹,难免情由心生,而一旦动了情,难以遏制,就情不自禁嚣癫发狂起来。

  男生和女生一旦互生情愫,十指相扣满街游走,在现在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事。要是在四十年前,说起来年轻人也许不信,此景却不可想象,那时即使两个人谈了恋爱也不好意思公开,更不用说在大庭广众手拉着手了。那时男女双方表达情意的方式,在日光(白天)就是“使目刀”。莆田话所谓目刀,就是眼睛放出的那道不同寻常的光芒,“使目刀”就是眉目传情眉来眼去暗送秋波,情人自可意会。到了夜晚就不同了,没人看见就可尽管大胆手拉着手,肆无忌惮地说情话了。

  童谣的头四句很写实,写出了过去不那么开放时代,男女相爱时曾经普遍有过的忸怩状态。后四句则相当夸张,谈情的时间短,结婚的速度快,生囝育儿更仿佛是在一瞬间。

  大家都知道,冬至在农历十一月份,距离春节最长也不过五十来天,年暝是年前,时间就更短了。从冬至开始互追到年暝就结婚,速度不可谓不快。齐厮逐是互相追求,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打闹嬉戏。“抱出灯”是莆田人结婚闹房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喜宴结束后,宾客们在送房兄的组织下,聚集在洞房内开始闹洞房。第一个节目就是“抱出灯”,结婚夜在洞房的新床前必定挂着一对小红灯,俗称百子灯。在送房兄的号令下,新郎将新娘抱起,让新娘用双手将灯笼左右互换,寓意早生贵子早得男丁。

  所谓帩(qiɑo1)头,就是婚礼前夜(俗称“帩头暝”),新郎新娘要分别在家中举行帩头仪式。古时新郎帩头的步骤有修脸、束发、加冠(戴礼帽)等。新娘则有开脸(即用细绳纹去脸上的汗毛)、梳妆、盘髻、插簪等。所以帩头实际上就是男子束发行加冠礼,女子盘髻加笄。现在就简单多了,无非是梳妆打扮。莆田有“三十岁朆帩头,还是崽伢”的俗语,这说明在莆田人眼里,青年男女只有经过帩头才算成人,所以结婚也叫成人。

  在过去,早婚现象很普遍,十三四岁结婚也是有的,如今的人们大可不必大惊小怪。照最后两句所说的时间算,他们十三岁结婚,儿子在十四岁时出生,也有可能。只是他们当爹娘时自己都还是孩子,不能自食其力,甚至连自己也管不好自己,又怎会哺育孩子?要是他们的孩子三四岁了,问他们讨钱买糖吃,他们恐怕也只能说:我没钱,你找阿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