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撬动“大监督”

——莆田国资运管公司连续3年开展项目化督察工作
湄洲日报 2023年05月10日

  “2022年云链公司积极拓展业务,在整个集团的融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逾期的情况。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如何在风险可控、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完成公司的年度经营目标?”

  “在风险防控方面,一是优化现有的贸易模式……”

  一问一答间,工作思路逐渐明晰。这是近日,莆田国资运管公司年度项目化督察综合考评现场的一幕。

  为有效监督护航资产运营类市属国企整体业务提升和程序规范,自2021年始,莆田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纪委针对企业资产运营整体特点,开展项目化督察工作。考评现场,各部门、子公司负责人认真汇报各自负责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完成质量,公司领导仔细聆听,当场提问,务实高效。

  回顾开展项目化督察工作之初,莆田国资运管公司成立不满一年,公司员工11人,账户余额30万元。体量较小、人员不足,各项规章制度尚未健全完善,整体架构和部门职能尚未厘清。

  对此,该公司纪委提出“先明责再规范,全线落实监督”工作计划,将企业经营所涉及的各项业务,归结为行政保障、资产整合、项目投资三大类20余项,明确目标、进度、要求和程序,以项目化形式开展督察,实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落实到事,解决了职能边界模糊不清、变动不居等问题。

  在业务开展初期,如何有力化解遗留问题、如何妥善处置不良资产、如何有效防范贸易风险,大家边探索边实践。

  项目化督察以公司主要业务、重点工作为监督内容,通过“1+N”联合督察、一线督察、专项督察等方式落实全过程监管,全面了解和掌握公司整体业务进度、质量、程序及合规性。

  “通过项目化督察,建立了资产管理、投资审批和督察督办三个信息化系统,权责明晰,全程透明。”该公司综合部负责人表示,自开展项目化督察以来,公司共建立或修订制度近40项,规范化工作模式逐步形成,协调沟通更加顺畅,工作体系更加高效。

  “站在台上述职,我一身的汗,就怕哪一项工作出纰漏。”参与项目化督察述评的部门负责人感同身受。

  为全面压实工作责任,该公司纪委健全完善督查评价、通报、整改、考核、问责等运行体系,实行表彰激励与约谈问责双向奖惩机制,共发出项目化督察通报6次、建议函5次、工作提示10次,通报大小问题102个,约谈90余人次。要求各部门、子公司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逐项抓好落实整改。

  在本次年度综合考评中,考评组根据“述职+答辩”情况对10个参评单位现场打分出分,产生2个优秀和2个需改进单位。同时按文件落实了责任单位年终绩效扣减,将考评结果与评优评先、追责问责充分结合,通过综合问效倒逼责任落实。目前,莆田国资运管公司资产已达44.56亿元,资产盘活率近八成,2022年利润总额为1148万元,较2020年增长了51.18倍。

  下一步,该公司将持续深入开展项目化督察工作,探索清单式监督,找好切入点、发力点和落脚点,以“小切口”撬动“大监督”,集中资源力量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推动形成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助力地方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全媒体记者 黄国清 通讯员 李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