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开处是故乡

湄洲日报 2023年05月23日

咩咩 作

  □陈志勇

  五月,是一个和暖的月份,什么花最美?油桐花。

  周末回老家,经过省道202线,车沿萩芦溪畔而行。映入眼帘的是,满山遍野竞相怒放的油桐花,如在绿海中翻起朵朵浪花,又如白雪般布满一座又一座山头,将绿水青山装扮得如同冰雪童话世界一般。

  油桐花开得那样激情澎湃,开得那样自在奔放。密密匝匝,重重叠叠,一团团、一簇簇,一朵朵,挂满枝头,在绿叶的映衬下,清新素朴,景致怡人。放眼望去,层林染白,构成一幅如诗如梦的画卷。在柔和的清风里,桐花飘摇飞舞,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惹人沉醉。

  油桐树,是中国古老树种,树干高耸,树冠舒张。油桐花的花瓣儿白中浅浅地泛着红晕,那种白,洁净、纯粹,那种红,温馨、清雅。

  欣赏木油桐花的最佳时间是清晨和傍晚,若遇晴天,朵朵白花更是熠熠生辉。只需一道清风,或是一阵细雨,花朵便翩然而落,为人间下一场浪漫的“五月雪”。油桐花开时热烈烂漫,凋零时也在地面铺陈缤纷。

  山上一树一树的油桐花,朵朵都是心中盛开着的乡愁。

  小时候,大人们在山下的农田劳作,小孩子就在山上爬桐树玩耍,或踩在树干上摇啊摇,或折几朵清香的油桐花放于鼻前闻一闻,或将桐叶串成帽子在头上戴戴,嬉笑着,打闹着,快乐天真的笑声久久回荡山谷。炎炎夏日,乡亲们在山上割芒萁,累了,就在油桐树下乘凉歇息,唠唠家常,望着那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眼里有一种欣喜还有希望;渴了,就用桐叶做饮水工具,到山泉取水解渴。

  中秋节过后,就是打桐子的时候。放学后,我们几位小伙伴经常肩扛竹竿,手提竹筐,到家乡后山上四处搜寻散落的桐子,眼睛专注,生怕漏掉一个。往往在树梢,才挂着一些桐子,我们爬到很高的树杈上,才能用竹竿打到。桐子掉下来,大家欢呼着、争抢着,好一副“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的场景。

  我们几个人把装满桐子的篮子,高高兴兴地提回家,之后把青绿的桐子去皮后,放在竹匾上晒,待桐果枯干后,就卖给了小贩。一斤两三毛钱,六斤多,也卖了两元多,一个人分了几毛钱。在那个年代,自己通过劳动,赚到零花钱,是多么快乐的事!有时候我们几个人站在屋前屋后,捂着嘴巴,情不自禁地憨笑起来,因为感觉合作很愉快,童年时光很美好。

  十几年来,封山育林,生态保护越来越好,家乡的桐树越长越多,越长越茂盛。它生命力之顽强令人赞叹。无须去培育,无须去打理,杂草中独自生长,开花结果,在风雨中笑傲山间。没人关注它生命的形成经历过多少磨难,可它凋谢之后也将尘土铺成花毯。或经一阵寒风,或遭一场冷雨,油桐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从容地落于田间地头,山道涧溪。静静地躺着,淡然地接受日晒雨淋,于无声处中等待生命的再度轮回。

  家乡的油桐树,不只是花开给人美丽的视觉享受,甚至把整个身体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人类。它全身是宝,据说油桐用途多达几十种:树果榨成的油做药能消肿,防止破伤风;桐油为油漆、印刷油墨的优良原料,还能点灯,不通电的年代,很多人都在桐油灯下度过无数漫漫长夜;树皮可制胶、果壳制活性炭。

  家乡的油桐花,多年来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长,如温和慈祥的母亲,慰藉着我的心灵。

  那些亲切淳朴的乡音,那些散落天涯的儿时玩伴,那些再也不能相见的故人,像朵朵油桐花在心灵深处开着。每一朵都是曾经的故事,每一朵都是深情的眷恋,每一朵都是抹不去的思念、挥不去的乡愁。

  今夜,油桐花又开满了我的梦境,轻吟一句:桐花开处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