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杂院》里演替身

湄洲日报 2023年06月13日

  □叶振飞

  近期,由莆田市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杨金远编剧,国家一级演员侯勇与斓曦、郭广平主演的32集电视连续剧《一代匠师》,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黄金时段热播,收视率高,反响很大,其中华老板扮演者秋生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我与秋生不相识,几年前从莆田电视台一档“秋生讲古”节目中,知道这个莆田人是专门用莆仙话讲述古代故事的。每一期“秋生讲古”节目播出,都深受莆仙群众喜爱。

  说起来,早在二三十年前我也在杨金远编剧的电视剧《大杂院》里客串过一回老板呢。

  1987年元月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在公安机关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平时写些新闻报道,也写报告文学。有一次参加市作协的会议,在作家黄玉石引见下,我认识了早闻其名未曾谋面的作家杨金远。

  金远年长我两岁,或许是延寿溪水的滋养,或许是溪岸两边荔枝的滋补,他身体强壮。1976年3月,他通过严格的体检,成为东海舰队舰艇上一名轮机兵。他身高1.8米,每天在矮小狭窄的军舰轮机舱里摸爬滚打,震耳发聋的马达轰鸣声,柴油气味冲鼻的难忍环境,还有大海上风里来浪里去,我真不知道漫长的六年海军生涯,他是怎么熬过来的。或许就是在如此条件艰苦的环境里,或许就是在“白天兵看兵,晚上兵数星”单调无味的舰艇生活中,酷爱文学写作的他,利用业余时间饱览群书,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不断练笔,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十几年前,著名导演冯小刚的电影《集结号》就是根据杨金远的短篇小说《官司》改编的,创下票房两亿六千多万元。杨金远创作的中篇小说《大杂院》《义务兵》等作品,也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被改编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收视率也极高。

  电视剧《大杂院》反映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故事平凡,细节生动,1990年在莆田老城区开机拍摄。当时,我在原莆田县公安局办公室工作。一天上午,我突然接到杨金远的电话。他说,由于拍摄《大杂院》剧情需要,导演要求找一位会驾驶两轮摩托车且车技好的人,尽快连车带人赶到现场参加拍戏。他知道我以前在军校读书期间,学习过驾驶坦克、汽车和两轮、三轮摩托车,也知道我驾驶摩托车车技娴熟。他以不容商量的语气,告诉我:“市委宣传部已经与莆田县公安局协调好了,让我从公安局借一辆高档进口两轮摩托车,立即开到位于老城区大路与坊巷交叉路口拍摄现场。”

  老朋友有事相求,我自然要鼎力相助,况且还是去拍电视剧当演员。我有些兴奋地向办公室主任报告之后,便从刑警队借了一辆刚刚购置不久的两轮摩托车,不到十分钟就赶到拍戏现场。导演微笑地点点头,也没有多说什么,就让我驾驶摩托车从《大杂院》门口出发,朝着原市政府方向开出去大约一百米折回。接着,他才开始给我介绍所扮演的角色及剧情。

  原来,我是扮演剧中一位老板。这位老板生意不顺,情感又出问题,那天心情郁闷焦虑烦躁,从家里驾驶一辆摩托车出去,一路上精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摩托车晃来晃去不断地摇摆。结果,突然发现迎面驶来一辆面包车,由于躲避不及处置不当与面包车发生剐蹭,连人带车冲到路旁的庄稼地里,人摔伤车摔坏。

  我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拍戏的,哪怕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也应该去冒一次险。况且,导演要求驾驶摩托车一路上只是晃来晃去就行了,这对我来说也是小菜一碟。于是,导演让扮演大老板的演员脱下外套皮上衣,然后一手递过来叫我穿到身上。接着,又将一顶白色透明塑料面罩头盔,戴到我头上,又把我头面部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这下我才知道,原来自己演的是替身,心里一下子凉了大半截。这时,我看到杨金远期待的目光,心想尽管是替身,也必须为朋友两肋插刀,尽最大努力地演好这段戏。

  于是,我走到停放一旁的摩托车跨腿坐到座椅上,打开电门发动摩托车准备起步时,突然听到导演站在一旁大喊着叫停,然后走到摄像师身旁嘀咕几句,又走过来告诉我,为了拍摄摩托车行驶中车速的真实性,摄像师要坐到我身后座椅上,拍摄车前仪表盘上的车速表针。摄像师块头不小,他将摄像机从机架上拆卸下来,直接扛到右侧肩膀上,然后走到我身后骑坐在后座椅上。两个大男人将近150公斤的重量,摩托车轮胎也被压沉下去了。我发动摩托车,沿坊巷往324国道方向开去,摄像师坐在身后,身体僵硬,看上去不是很信任我的车技。他有些紧张,左手紧紧抱住我的腰部,右手操作扛在右肩上的摄像机。幸好,街上行人和车辆都比较少,这条大约两百米长的拍摄路段已经有两位民警在维持交通秩序了。我按照导演讲戏的要求,故意将快速行驶的摩托车,一路上开成摇摇晃晃的样子,总算是一次性拍摄成功。

  接着第二场戏是拍摄摩托车出车祸,现场位于不远处的郊外一条乡村道路上。导演要求摩托车依然摇摇晃晃往前开去,与迎面而来一辆面包车交会时,由于避让不及互相剐蹭,造成摩托车驾驶员人摔车翻的交通事故。当然,导演解释说这段戏是分镜头拍摄的,面包车是由摄制组专职司机驾驶的,安全方面尽管放心。我只要驾驶摩托车朝着面包车快速开去,在即将与面包车交会车时,将摩托车停靠到路旁,等待面包车开过去之后,我再驾驶摩托车冲到路旁的一块菜地里。

  虽说是分镜头,这时我看导演指定的这块菜地与村道落差起码也有七八十厘米高,如果驾驶摩托车直接冲到菜地里,肯定车头会先栽下去的。出现车翻人摔的严重后果,不但人会被摔得头破血流,而且摩托车也会摔坏的。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我当场提出这辆摩托车不是演特技的车子,我也不是特技摩托车运动员,如此高难度危险动作,我确实没玩过,演不了。正在为难的时候,我看到村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处斜坡连着路旁菜地,我告诉导演摩托车从那边冲下去还是可以做到的。导演采纳了我的建议,让我按照刚才说的去演。于是,我驾驶摩托车像被面包车剐蹭到似的摇摇晃晃开进菜地,摄像师已经由近渐远地拍摄好这个镜头,马上随着导演一路小跑到我身旁。导演要求将摩托车轻轻放倒,然后用手转动摩托车的前轮,让摄像师拍摄前轮转动的特写,又近距离拍摄已经化妆成血流满面躺倒在地上的受伤大老板……

  最后,我听到导演满意地说:“大家辛苦啦!今天这场戏拍得很棒,特别是这位临时替身演员车技好,表演很出色。谢谢大家!”

  听到导演的赞扬声,又听到杨金远笑嘻嘻地说过几天请我喝酒,我由衷地涌出一阵自豪感。想不到自己第一次出演电视剧,不仅帮了朋友的忙,还收获了导演的肯定与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