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破执行“坚冰”

——城厢区人民法院为民解忧答好“民生答卷”
湄洲日报 2023年06月28日

城厢区人民法院、市拘留所签订《关于开展司法拘留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备忘录》,推出执拘直通暨涉执矛盾联动化解机制,严厉打击拒不履行行为,全力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一起借款合同案件,被执行人名下除一处厂房外,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城厢区人民法院遂依法执行该厂房。但厂房一直被第三方承租,执行干警与承租人多次沟通,承租人置若罔闻,迟迟不肯搬离,执行陷入僵局。

  办案法官介绍,厂房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已被拍卖,新企业计划入驻并投产,急需施工建设,可承租人未依约腾空厂房。对此,该院主动联系当地的东海派出所请求协助,并多次召开案情分析会,为腾空返还厂房做充分的预判和准备,确保执行腾退安全、规范。

  “如果再阻碍执行,轻则罚款,重则构成刑事犯罪,切莫一意孤行。”执行腾退当日,承租方仍不配合搬离,执行法官立即告知拒不执行的法律后果。在法律的震慑下,承租方表示愿意腾退。随后,执行干警对厂房内物品逐一清点,组织搬运。“厂房面积大,物品多,家具、货架五花八门,现场情况复杂。”执行员说,按照腾退预案,进行明确分工,成功腾空,为新企业入驻扫清障碍。

  执行是法院工作“最后一公里”,事关及时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彰显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面对执行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城厢区人民法院全力攻坚,为民解忧。

  应对执行案件当事人抗拒执行、逃避执行等违法失范行为,司法拘留是最有力的执行制裁手段之一。记者了解到,城厢区人民法院、市拘留所联合成立“矛盾纠纷化解协作工作室”,签订《关于开展司法拘留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备忘录》,推出执拘直通暨涉执矛盾联动化解机制,严厉打击拒不履行行为,全力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该工作室的成立,打通了法院与拘留所之间的业务信息壁垒,有效解决了司法拘留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是维护法院生效裁判权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次有力举措。

  司法拘留只是一种强制措施,敦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才是目的。2020年4月,城厢区人民法院判决黄某偿还沈某借款及利息共14万余元。判决生效后,黄某躲避诉讼和执行,经多次敦促,仍无动于衷。今年5月23日,该院依法对其作出拘留决定。拘留期间,承办法官实时向拘留所提供案件信息、双方诉求及矛盾焦点,管教民警对黄某展开说服教育,最终促使黄某筹款还债。沈某收到迟来的还款,黄某也得以提前解拘。

  风正扬帆远,气定威信来。城厢区人民法院持以强有力的措施打出执行声势,努力实现执行一案、震慑一批的效果,以实际行动交上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

  通讯员 李逸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