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留学生爱上莆仙戏

湄洲日报 2023年07月04日

图为丁氏雪正在学习莆仙戏。

  7月2日下午,莆田学院留学生丁氏雪在莆田市区双池巷的一座明清老房子里流连忘返。她特别喜欢莆田的老建筑和中国传统文化,比如书法、太极,还有莆仙戏。

  丁氏雪家在越南高平,与我国广西交界。“我家跟中国靠得特别近!在我家可以看到中国口岸,我妈以前经常去中国买菜呢!那里有很多壮族人”。

  丁氏雪从小就会说中国的壮语,喜欢唱中国老歌,喜欢看中国电影,喜爱中国文化。2019年,在中国学习一年后,她顺利通过了语言关,来到莆田学院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

  一次偶然的机会,丁氏雪观看了莆仙戏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特色班的专场演出,对用莆田方言演绎的莆仙戏印象深刻。“戏曲的说话方式很有趣,有音乐的节奏感。同学告诉我,那是中国戏曲独特的念白艺术”。

  自小就喜欢唱歌、跳舞的丁氏雪对莆仙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来莆仙戏的生旦净末丑,都有专属角色的科介动作。我觉得丑角的‘金鸡啄米’是最有趣的,跟小鸡啄食的状态一模一样。”

  如今,丁氏雪加入“潮起莆仙”莆田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担任团队宣传组成员。她希望通过自己所学专业,进行现代莆仙小戏剧本创作,把自己国家的经典故事与莆仙戏融合,让越南的家人朋友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戏曲文化的魅力。

  “不少海外网友很喜欢国家级非遗莆仙戏”。丁氏雪有时会通过线上向越南亲友发送莆仙戏里的角色动作,还会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里分享他们团队创作的莆仙戏视频和文章。

  莆田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莆仙戏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特色班负责人林赛君告诉记者,丁氏雪学得很认真,善于观察莆仙戏表演中的细微之处,喜爱反复模仿戏曲中独有韵味的念白。

  林赛君表示,看到莆仙戏能够吸引国外留学生,并让他们也愿意一同助力中国戏曲的保护,更让她坚定了守护传承及创新发展莆仙戏的决心。

  走在大街上,丁氏雪就像邻家小妹,开口说普通话虽然不是十分地道,但基本的沟通不是问题。

  “莆田人特别热情好客,我去买东西时,对方一听我是外国人,就会给我多拿一点,还会给我送些小饼干等礼物。”

  今年暑假,丁氏雪不打算回越南老家,准备利用假期好好再学点东西,也顺便去旅行。“中国好多地方我都想去,我想以后会有更多机会的”。大学毕业后,她想留在中国工作,或者到越南的中国公司工作。

  “在越南有不少中国公司,特别需要会中文的越南人”。她说。

  全媒体记者 蔡晨晖

  通讯员 陈家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