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相与还

湄洲日报 2023年07月04日

  □王雪玉

  家中院埕靠着田地,一年四季花木葱茏、五谷丰稔、果甜瓜香、菜蔬繁茂,吸引一拨拨麻雀、山斑鸠、鹧鸪、鸽子、喜鹊、八哥、白头翁、白鹭、画眉以及一只不知名的红嘴小鸟,常在院埕出没。

  它们啄食枇杷、无花果、杨梅、火龙果、龙眼、木瓜、黄豆、绿豆、玉米、花生等,连蜀葵、向日葵、百日草、朱顶红花籽也不放过,还有那晒在埕中央的海蛎干、百合粉、地瓜干、地瓜粉。有时还停歇在菜地里,大肆衔着大白菜、芥蓝菜、卷心菜、菜花、红苋菜等菜蔬叶,还时不时留下淡绿、青白、黄褐相间的鸟粪,让人忍俊不禁,哑然失笑。尤其是那白鹭,时常趁着清晨,旁若无人地饱餐景观池中的金鱼和草鲢,一听开门声响,便机警若离舷之箭,穿过围墙栏杆,倏然飞逝。

  我和姐姐瞧见这些放肆的鸟儿,立马驱逐。父亲母亲连连制止,念叨道:“以前地里一年四季种庄稼,鸟儿有得吃。现今种地的人少了,五谷欠缺,也难怪鸟儿讨吃到家里来了,鸟都比人勤。”我和姐姐听后,便默然不语了,不再驱逐。

  麻雀体形矮圆,像一团蓬松小绒球。小嘴呈圆锥形,油黑油黑的。它不惧人,常集群活动,时不时一字排开,齐整地停歇在电杆线上、围墙根或埕尾鸭舍砖瓦上方。有时分散在地上、草地及灌木丛中觅食,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有时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你面前,齐足跳动。你脚步一迈,它们又逃得无踪影。

  然而在午间用餐时候,三五只麻雀又冷不丁出现在门槛或厅内,啄食掉落地上或桌上的碎米粒或菜叶。

  家中各楼层外阳台一律安装陶瓷锦鲤排水口。几只麻雀因地制宜利用二楼一向阳的排水口侧筑巢安家。它们分工合作,有的衔来茅草、羽毛,有的衔来狗尾巴草、棉絮、碎布条等,忙不迭地筑就了一张松软的暖床,用于哺育下一代。

  我站在阳台后玻璃窗观望,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扰到它们。我轻手轻脚退回房间,心里冒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个句子来。

  白头翁天性胆怯、机警,对人始终保持警戒心理。

  今年谷雨期间的一个午后,由于鸭舍喂养鸭子的饲料时常遭老鼠偷食,侄女在鸭舍四周置放了老鼠粘板。一只白头翁误闯机关,陷入其中,发出一连串“嘁嘁嘁”和“啪啪啪”的求救声响。

  我循声而望,只见白头翁右翼完全贴着粘板。近旁散落的五根灰白羽毛,说明它在被粘住的那一刻,惊慌失措中挣脱,然而徒劳无功。它耷拉着小脑袋,惊恐又孱弱地拍打着左翼。

  我捧起粘板,立即牵拉水管,仔细清洗白头翁被黏着的右翼。过一会儿,它被粘住的身子终于从粘板上移开。我把它托在手掌,它用黑豆似的眼睛正视着我,尖而细长的喙一翕一动,数十秒后从我掌心游离,径直往一垄百合花地里飞去了。我一时愣住了,内心怅然之余,希望这只白头翁早日展翅高飞……

  白头翁惧人,不知名的红嘴小鸟却留恋凡间烟火暖。

  三个多月来,一到入夜时分,这只红嘴小鸟必定栖息家中大厅吊灯上方,还时不时弓着身子,探出小脑袋,好奇地左瞧瞧、右望望,发出一连串“喜啾啾”声音,一副与人亲近的俏皮模样,让人的心蓦地软了。

  “喜啾啾,喜啾啾,好鸟报好音,送福报喜来!”母亲喜不自禁说道。

  每个凌晨,母亲第一个起身,开启大厅门,红嘴小鸟立即扑棱着翅膀,“嗖”的一声,向屋外飞去。母亲说,早起的鸟儿有虫鱼吃,天暗时它会飞进咱们家歇息。

  飞鸟相与还。生命因缘而起,因善念而美好,感谢这些鸟儿给予我和家人美好的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