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住心脏的耳朵”防卒中

涵江医院为房颤患者撑起“保护伞”
湄洲日报 2023年09月06日

  近日,莆田涵江医院为1名房颤患者成功实施“经皮左心耳封堵手术”,填补了涵江医院在该项技术上的空白,实现了心房颤动治疗领域的新突破,标志医院心脏介入水平再上新台阶。

  ■专家指导 精准手术

  74岁的林某是一位有着10余年病史的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CHA2DS2-VASc评分(评估心房颤动患者的脑卒中风险)为6分,常年规律服用药物治疗,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在抗凝达标情况下,近1个月来反复出现脑栓塞症状2次,经治疗,脑卒中症状好转。为进一步降低患者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涵江医院心内科主任李耀平教授与医疗小组林力扬副主任医师、林建粦主治医师详细评估了林某的病情并进行多次讨论,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邀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方军主任医师会诊,共同为其施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手术”,大大降低患者心房颤动脑卒中的风险。

  在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在方军主任医师的指导下,林力扬副主任医师、林建粦主治医师为林某实施“经皮左心耳封堵手术”。术中,在左心耳造影测定下,选择并成功植入合适型号的封堵器,经心脏彩超及左心耳造影证实封堵器位置准确。耗时1小时30分,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患者保持清醒。术后第2天,林某病情稳定,未出现不良并发症,且能下床自由活动,恢复良好。林某于术后第3天出院。

  ■什么是左心耳封堵术?

  左心耳封堵术是采用介入方式穿刺股静脉,经股静脉送入封堵器至左心耳,展开封堵器堵塞左心耳,隔离左心房与左心耳的内腔,从而预防左心耳血栓的形成,达到降低栓塞风险的目的,从源头上消除心房颤动血栓形成。该术可以预防心房颤动卒中风险,也同时避免了长期抗凝带来的出血风险,为心房颤动患者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为什么要做左心耳封堵?当心房颤动发生时,心跳频率往往快且不规则,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左心耳特殊的解剖结构,使血流产生漩涡和流速减慢,导致血液淤积在左心耳,形成血栓。血栓脱落会导致脑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肾动脉栓塞、肢体动脉栓塞等血栓疾病,还会导致心脏血管栓塞,引起心肌梗死,危及生命。统计表明,心房颤动患者中风的血栓约90%来自于左心耳,因此,隔离这一结构也成为预防心房颤动脑卒中的方案之一。

  哪些人需要做左心耳封堵术?该手术适用于CHA2DS2-VASc评分≥2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同时具有以下情况之一:不适合长期规范抗凝治疗;长期规范抗凝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仍发生卒中或栓塞;HAS-BLED(评估患者在抗凝治疗期间出血风险)评分≥3分;需要合并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不愿意长期抗凝治疗。涵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