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思念

湄洲日报 2023年09月30日

  □巩秀丽

  董卿在电视节目《朗读者》中说:“所谓故乡,就是我们小时候想要拼命逃离,长大了无数次想要回去,却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我是一个远嫁的女儿,忘不了出嫁那天,父母脸上的泪珠。我的心虽被揪得生疼,但还远远没意识到,从此,家就留在了我魂牵梦萦的思念里。路途遥远,各种牵绊,无法经常回家看看,其中的酸楚,无法言语。虽然父母现在还身体健康,自给自足,悠然自得。但因为相隔异地,不能经常陪伴成了我心中最大的歉疚。

  又是一年中秋节,“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节日,总有思念萦怀,思念家,思念父母,思念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

  难忘儿时,每逢中秋临近,最盼望能吃上一口美味的月饼。农历八月初一过后,就嚷嚷着催促父亲去买月饼。父亲前脚跨上自行车去城里,后脚我便跑到村口,踮起脚尖,伫立远眺。待到夜幕四合,一个熟悉的身影由远及近,那是父亲回来了。我喜出望外,冲向自行车车把上挂着的那个黑色皮包。我知道,那里一定有用草纸捆包、扎着草绳、裹着红纸、油香浸染的老式五香月饼,令我垂涎三尺。

  这种月饼一包4块,父亲疼我,允我先吃上一块,剩下的就要被母亲放在高高的柜顶。可怜我由于嘴太馋,第一个都没来得及仔细尝到味道就吞下肚子了。剩下的时间,我只能默默地、巴巴地望着柜顶那捆草纸上洇出的油迹,闻着月饼那独有的甜香味咽口水了。

  中秋正是农忙时。白天,父母要到地里抢收花生;晚上,院子里已经堆起小山似的花生秧。我们每天晚上的任务,就是把鲜花生摘下来,以便第二天放到谷场晾晒。

  中秋来了,总算盼来了。这一天的月亮又大又圆,月亮之下的我早已无心干活了,痴痴地盼着母亲把那包我日思夜想的月饼拿下来。

  终于等到母亲忙完手中的活。当我小心翼翼地从母亲手中接到那圆圆的、黄黄的、焦香诱人的月饼时,我告诉自己,这一次定要细细品尝,好好品味,可不能再像上次那样囫囵吞枣了。

  我把月饼像宝贝一样放在手中,用手轻轻掰下一点,慢慢送到嘴里,仔细地品咂它的滋味。小小的月饼里藏了芝麻、冰糖、松仁、瓜子仁、核桃仁……我边吃边寻,直到手里只剩下一堆碎屑,才一股脑把它们全部塞进嘴里。还是不过瘾,最后,再用舌头舔舐每个手指缝,以防有“漏网之鱼”。

  想到这里,我笑了,想家了,想吃月饼了。月饼圆圆,象征团圆,月亮圆圆,写满思念。无论多忙,这个中秋节,我一定要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