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春晖木雕艺术馆举行举行“融通致用学理论·大国工匠我来讲”微宣讲活动。

微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企业,“声”入人心。
□全媒体记者 林晓玲 通讯员 许文泉 马雪萍 文/图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城厢区凝心聚力、蓄势赋能,推动两新组织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力量。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城厢区委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坚持精心谋划、统筹安排,在“早”部署、“真”学习、“实”干事上下功夫,持续推动两新组织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落地见效。
早部署 多管齐下学深悟透
10月28日,一场以“融通致用学理论·大国工匠我来讲”为主题的微宣讲活动,在位于城厢区华林经济开发区的春晖木雕艺术馆举行,“大国工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莆田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郑春辉结合自身创作经历,分享了如何用匠心精神激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加快推进莆田木雕产业提质升级的心得体会。
40多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支部书记、党员以及党务干部、党建工作指导员在晋江市民营企业党建研修基地参加主题教育专题培训班;城厢区委组织部、东海镇党委联合在才子服饰公司生产车间,举办主题教育“循足迹学思想 进车间促实践”微宣讲活动,推动主题教育成效在“两新”组织中持续升温……学深悟透,城厢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企业,“声”入人心。
早谋划早部署,城厢区第一时间召开全区两新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两新领域主题教育工作。制定任务清单、学习计划、应知应会手册、巡回宣讲方案等,并结合两新组织特点,围绕主题教育必学篇目,丰富学习方式,深入车间开展特色微党课活动,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全区两新组织党员干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取得切实成效。
城厢区两新工委服务中心主任胡宏介绍,全区省级劳模员工、市级优秀党员、行业领军人物等一批先锋模范代表组建4支宣讲小分队,开展入企微宣讲18场,受众2000多人次。同时,整合优化128个车间班组单元,实行党员单元长“领学”制度,营造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打通理论学习“最后一米”。
创新方式,让流动党员在主题教育中“齐步走、有所为”。该区建立流动党员服务驿站,引导流动党员到所在社区、商圈、企业党组织报到,并利用微信群“云寄送”主题教育“学习礼包”,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思想不掉队”。
该区还聚焦主题教育主题主线,在党员集中的商务楼宇、园区、街道等区域新建6个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新业态红色驿站,通过共享学习书籍、开通有声图书馆,及时传达党的精神。同时,将力奴鞋业公司、才子服饰公司、城厢商务大楼等非公党建典型纳入全区主题教育特色现场教学点,为两新党员提供“家门口”的学习阵地。
求实效 党建引领学以致用
思想决定方向,目标引领行动。如何让学习“活”起来,学以致用彰显担当作为?城厢区两新组织谋实招、求实效,将主题教育学习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实干笃行奋勇争先。
城厢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陈毓卿介绍,全区两新组织开展“亮身份、亮承诺、比作为”“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服务企业我先行”等系列活动,先后在企业高层、中层、一线党员“三个层面”设立红色车间4个、党员先锋岗21个、党员责任区8个、党员技术攻坚队10支,促进党员立足岗位,发挥先锋作用,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过“以赛促学”“比武练兵”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已开展技术革新13项、收集合理化建议23条,推动锐马科技等企业实现“智改数转”,提升企业发展动能。
高起点谋划、高质量落实,推进非公企业主题教育全覆盖、见实效,城厢区两新组织有“秘方”。华林经济开发区党委委员周一娟介绍,该区建立产业链企业活动轮值机制,每月确定一家企业党组织作为轮值单位,采取“主题党日+”等形式,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互通、活动共办、产能对接,先后引导辖区39家企业互采互购,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在联盟企业间高效流转。同时,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华亭镇埔柳、五云等6个盛产龙眼村,组建“共富桂·同心圆”党建联盟体,吸纳天桂等企业加入联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行龙眼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振兴桂圆产业。
围绕产业链补强,依托食品产业党建联盟,该区在玉叶农村开展食品企业党建联建共建活动,通过认领合作项目,抓好企业间互访互学,以党建“组织力”赋能企业发展“生产力”。
解难题 凝心聚力推动发展
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城厢区以党建为平台,完善惠企组织架构,全面梳理26家两新工委成员单位惠企服务资源,坚持企业需求导向,深入全区企业进行大调研大走访,收集各类问题诉求,积极推动“菜单式”服务,及时把企业的诉求和意见建议转化为精准助企发展的有力举措,持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
城厢区工信局专班小组到位于华林工业园区的三利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走访调研时,该公司负责人反映供水不足问题,专班小组及时对接相关部门,实现该公司正常用水,解决了实际困难。
城厢区商务局在得知国际陆港引进的电商运营团队缺乏本地优质的供应链资源对接渠道后,第一时间帮助企业对接辖区莆田一航农产品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目前两家企业达成合作,拓展了农特产品销售渠道。
截至目前,区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先后协调办理企业反映订单不足、用地租赁需求和融资等诉求49条,为祥麟鞋业公司等企业争取授信2.25亿元,制定“个性化”政策清单153份,引导17家企业“智改数转”,累计补助区级工业惠企资金2248.49万元。
该区持续开展党建助企联合行动,成立暖“新”服务队,组织开展惠企政策宣讲入企活动,合力推出涵盖政策解读、电商孵化、金融税收等服务项目,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销售和供应链等问题困难21个,推动直播电商节、“云上莆田·品牌城厢”直播活动常态化开展。围绕“六园千亿”产业集群,按照“行业相近、产业相关、区域相邻、便于管理”的原则,采取“链主企业+链上企业+职能部门”的模式,建立食品、鞋服、电子信息、油画等4个产业链党建联盟,服务成员企业140余家。
11月2日,城厢区召开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助企解难题”座谈会,党建工作指导员纷纷就近期所挂钩企业的难题进行反馈,商讨解决方案,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
“我们从机关单位中择优选派39名业务精、素质高的党员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结对联系指导辖区46家企业,挂钩指导20多家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帮助企业梳理和解决发展难题。”胡宏说,党建工作指导员以红色代跑、事项代办等形式,当好党建业务指导员、惠企政策宣传员、助企纾困协调员,助力企业持续向好发展。
围绕人才引育工作,城厢区还组织开展“才聚城厢 智汇未来”人才月系列活动,通过举办政产学研对接会、科技专家成果推介会等活动,多维度搭建人才交流、需求对接、成果转化平台,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厚培两新红色动能,促进两新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城厢区两新组织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促干,凝聚“新”活力,推动城厢绿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