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河

湄洲日报 2023年11月16日

  □谢培华

  如果有人问我对家乡的印象,也许是渡船、是水流,是那一条河流。

  那一条河流,像一条线串起了我与家乡。我们一起变化,一起成长。

  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坐着奶奶撑着的石船到村对面去赶集。坐船是一件难得的新鲜事,绶溪横跨在两村中间,将我生长的村庄怀抱在其中。还记得,一开始要去对面的村子,要么绕远路,要么就是走水路,坐小船。横跨两岸有一条绳子,村里纤夫拉着绳子,船就从此岸到对岸。还记得每次到对岸去,奶奶都会给我买“黑牛角”,现在我知道那个东西叫菱角,那是我童年的美味。

  除了在村里追跑打闹,我最喜欢的事情,还是爬到后山,走过树林,来到河边,跟奶奶或者爷爷一起,解开拴在树墩上的麻绳,拉网捕鱼。我享受在河流上静静飘荡的安逸。

  后来,绶溪建了一座桥,人们到对岸去,过桥就行。没有纤夫了,那条绳子也不见了。

  我高中的时候,对岸建成了绶溪公园。后来修水道,拓宽、平整河底。我大二的时候,绶溪清清,水面宽阔了很多,绶溪公园游人如织,游客们乘着游船往返,欣赏两岸景色。再后来,绶溪公园又修建了一座新桥,桥下灯光璀璨,水流成幕,跨溪成影。

  我稍微大些,走出了村庄,定居在赤溪,绶溪畔的家变成了老家,虽然和新家距离不远,就半小时左右的路程,但我并不经常回去。

  有一次,我回老家,跟村里的亲戚把拴在村里小河的石船重新抬到绶溪下水。时过多年再次泛舟绶溪,两岸的风景变得太多了,村庄、田地变成高楼大厦,两岸种植了花草树木,姹紫嫣红,还有沙滩、雕塑。绶溪边上的市博物馆更是成了不少市民周末参观、学习之处。

  前年,我搬了家,又住到了绶溪公园旁。闲暇时,我常常到绶溪公园漫步,或是一个人,或是结伴同行。变化在细微处,每次走过都会发现新的东西,体会到不同感觉。但我好久没有泛舟溪上了。

  今年开春,我终于下定决心,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坐上观光的游船,再一次泛舟绶溪。在电机的振动中,游船穿行溪面,一侧是家乡的小村庄,一侧是高楼和绵延的绿色植物、绽放的繁花。

  我跟结伴的友人谈论着过去。一条河流,时间带着船向前走,我好像又回到小时候,看到纤夫、看到那条船绳。游船穿过了回忆,又回到了现在,返程,我立在岸边,感慨万千。

  河流见证着一切,它带走了时间,又连接了过去。我隔着岸看这对面的家乡,好像在与过去的少年对视。村里炊烟袅袅,船划过水,划出波纹。我们相视一笑,该回家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