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屿40万吨泊位(9#泊位) 华峰绿色纤维产业园 三棵树涂料系列产品生产项目 恒而达产业园 百威英博雪津啤酒厂迁建 永荣己内酰胺 妈祖健康城 工艺美术城 LNG项目全景 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 莆田学院紫霄校区 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会址 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 平海湾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 木兰溪下游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 木兰大道三期 莆田市会展中心 仙游紫京新能源 三元前驱体项目
辉煌四十载,奋进新时代。40年来,我市把项目建设作为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第一抓手”,强化项目谋划、招商引资、要素保障,生成了一批引领性、支撑性项目。尤其是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12条产业链,坚持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建成投用“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平台,赋能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最大限度发挥重点项目投资拉动作用,以高质量项目支撑我市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建市40年来,三次产业结构由1983年的49.1∶26.4∶24.5优化调整为2022年的4.7∶52.3∶43.0;GDP总量达到3116.25亿元,增长了500倍。
看成效
工业类项目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 12 条重点产业链,坚持“一产业一专班”,做大做强做优产业集群。
百威雪津啤酒厂迁建、华峰绿色纤维产业园、三棵树涂料产业园、云度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永荣己内酰胺、华佳彩高世代面板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
秀屿碳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海水提钾、城厢区富力西许智造园、国城三元正极材料生产项目、仙游紫京新能源三元前驱体、中电科创城、恒而达产业园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加快建设。
服务业类项目
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品质化、集约化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速发展。
莆田市数字中心、莆田工艺美术城、古典工艺博览城、妈祖健康城、“两馆一宫”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建成投用;
木兰陂水文化展示中心、妈祖文化特色小镇提升工程、豆讯云计算数据中心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加快建设。
农林水利类项目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木兰溪防洪工程华亭段、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金钟水利枢纽工程等一批重大农林水利项目建成投用;
木兰溪下游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东圳水利枢纽引水配套工程、西音水库等一批重大农林水利项目加快建设。
交通类项目
加快铁路建设,推动“四好农村路”纵深发展,持续完善港口基础设施,综合立体交通网逐步形成。
向莆铁路、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福厦客专莆田段、罗屿40万吨级码头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成投用;
罗屿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石门澳工业园区配套码头泊位工程、木兰大道三期、联十一线、国道G228线莆田段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建设。
能源类项目
聚焦“风、光、水、气”等资源开发布局,打造集风电、光伏、LNG、储能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湄洲湾火电厂二期工程、中海油LNG项目、仙游抽水蓄能电站、平海湾海上风电场二期等一批重大能源项目建成投用;
仙游木兰抽水蓄能电站、哈纳斯LNG等一批重大能源项目加快建设。
城建类项目
立足莆田山水格局,拉开城市框架,系统推进老城更新和新区建设,城建品质提档升级。
市会展中心、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会址、绶溪公园等一批重大城建项目建成投用;
高铁新城、玉湖新城、大学城、文献北片区城市更新、八二一街南伸工程、凤凰福道等一批重大城建类项目加快建设。
社会事业类项目
优先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教育发展持续推进,健康莆田深入实施,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莆田学院紫霄校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新区、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涵江医院新院区、莆田一中新度校区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建成投用;
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一期(急重症诊疗中心大楼)、仙游县总医院、重离子医院、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莆田学校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加快建设。
看做法
>>> 高站位发力重点产业
系统谋划,聚力12条产业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总链长,市各套班子领导牵头担任产业链“链长”,统筹指导和推动产业链发展。设立总链长办,服务推动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实施。
>>> 高起点谋划招商引资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前往东南亚、北上广深、国家部委、央企开展招商对接;成立市招商服务中心,每年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等,集中签约一批重大招商项目。
>>> 高规格挂钩帮扶项目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上率下,亲自挂钩重大项目(企业),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别挂钩推动100个投资量大、带动力强、影响面广的重大项目。市委市政府不定期听取各位市领导挂钩帮扶情况汇报。
>>> 高水平推进项目管理
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开发一张图大屏端、电脑端、手机移动端,实现对项目储备、签约、审批、招标、开工、竣工、评价的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移动化、可视化管理。
>>> 高效率协调化解问题
建立强化当前重点经济工作问题协调推进机制,实行牵头部门“实时协调”、副市长“一周一协调”、常务副市长“半月一协调”、市长“一月一研判”,聚焦问题、压茬推进,及时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 高质量营造攻坚氛围
每季度至少举行一次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市领导分组前往各县区(管委会)参加开竣工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全市重点产业发展暨招商工作检查,晾晒产业招商推进成效,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 高标准实施正向激励
市委、市政府制定《绿色高质量发展考评激励方案》,每季度对产业发展、项目招商、项目推进等进行考评并及时兑现奖励,树立起在项目推进中考核使用干部的导向,激发全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四十不惑,风华正茂。我市将紧紧围绕“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以木兰溪综合治理为总抓手,奋力作为、笃定前行,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奋力答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的莆田答卷。
市发改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