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年轻化叙事为家乡代言

湄洲日报 2023年11月16日

文化与生态奇妙融合的“和美海岛”。 全媒体记者 蔡昊 摄

朱铁雄在准备拍摄。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朱铁雄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2006年夏天那个上午。

  湄洲岛微风习习波声缓,妈祖祖庙圣旨门广场,我和同学们在大戏台上候场。作为六年级毕业生,我们代表湄洲镇参加市里课本剧比赛获得第一名,载誉而归面向父老乡亲演出。

  我从幕布缝隙望去,戏台周围密密麻麻都是人。我满怀期望地寻找,却遍寻不到我父母,失落感涌上心头。

  课本剧是《武松打虎》,我演武松。音乐响起,我开始“醉醺醺”地在山林里行进,树林背后传来一声虎啸,一只吊睛大虫出现在石头后。

  “Oh My God!为什么要让我遇见这只大老虎?”我高声喊出第一句台词,台下一阵笑声。

  演出很成功,“少年英雄”的赞誉传到父母耳里,从不表扬我的父亲,露出了微笑。

  我家在湄洲岛高朱村,家门外不远就是大海。父母是渔民,追随着潮汐和迁徙的鱼群,常年在海上漂泊。他们忙于生计,无暇观看我的演出。

  陪伴我和妹妹的是奶奶。当时,奶奶是妈祖祖庙的炊事员,常带我去祖庙。

  妈祖文化博大精深,民俗表演精彩纷呈。逢年过节,祖庙戏台演绎莆仙戏,我跟着奶奶看戏,听她讲述剧情。中场,我到后台,看演员们从容化妆,更换戏服,观察着生旦净末丑的粉墨登场。这是我走上国风创作的最初启蒙。

  2014年夏天,我考上山东大学,攻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从妈祖故乡到孔孟之乡,传统文化一直滋养我。大学期间,我加入武术社团,参加情景剧、话剧比赛,自编自导自演微电影,《我的好兄弟》《痞子英雄》《少年梦》三部作品均在高校联盟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毕业后,我追随自己的爱好兴趣,从事视频创作工作,实现了梦想。

  我在网络上作过调查,发现年轻人青睐古风、变装视频。我想要是能在视频中加入炫酷元素,一定能吸引人。

  2020年春节,我回到湄洲岛。登上祖庙山,天风海涛,视野开阔。祖庙日臻雄伟,西轴线和南轴线建筑群依山而建,山门、圣旨门、钟鼓楼、太子殿、寝殿、朝天阁等楼亭交错,殿阁纵横,蔚为壮观。环顾四周,人潮涌动。不经意间,行至一道长廊,我灵光一闪,拍摄了一条撒红包集成“福”的7秒特效短视频。视频发布后,收获了全国各地10多万的点赞。

  之后,我更加认真研究变装、特效短视频。

  2021年8月,我以自己的名字,在抖音发布第一条短视频作品,选择的是“齐天大圣”变装。我从小崇拜英雄,曾在纸上画各种各样的孙悟空形象,用纸片做铠甲。视频中孙悟空穿着纸铠甲,就是还原了我小时候的真实经历。

  “那些看似很可笑的梦,是我们用尽全力守护的光。”视频发布第二天,点赞超过150万次,粉丝从0涨到30多万。此后,我以半个月左右的频率更新视频,发布到第17条时,圈粉千万。

  网友们说我是“国风少年”,其实我就是个短视频创作者。我想以国风剧情变装,唤醒年轻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今年2月底,我返乡探亲,受邀为家乡湄洲岛代言。

  朝圣岛、 生态岛、旅游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海洋公园……蓦然发现,家乡今非昔比,拥有这么多“国字号”名片,还建有天妃故里遗址公园、妈祖平安里、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会址等妈祖文化人文景观。

  家门前的东环岛北街,是昔日海风吹、无人问津的“咸”地,如今成为热门打卡地。村民的房屋很多更新为特色民宿,每到节假日预订火爆。朝拜祖庙妈祖、欣赏滨海风景、打卡网红民宿,刷爆朋友圈的“彩虹路”,串起山海风光。“诗和远方”就在家门口,湄洲岛浓墨重彩展现新形象。最让我惊喜的是,岛上也有了电影院,漂洋过海看电影成为历史。

  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湄洲妈祖祭典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妈祖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作为湄洲岛人,我感到十分自豪。

  记者聚焦

  □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

  “风”从湄洲来

  “这里是我的故乡,妈祖故里湄洲岛。欢迎大家来湄洲岛感受妈祖文化,聆听湄屿潮音!”“90后”小伙朱铁雄是拥有1700多万粉丝视频号的创作者,今年2月,他为湄洲岛代言。

  记者联系上在四川成都的朱铁雄,提及家乡时,他动情地说:“湄洲岛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我从小耳濡目染,深受熏陶,热爱传统文化。”

  谈起湄洲岛的变化,朱铁雄深有感触:“我成长的年代是湄洲岛发展最快的时期。”曾经的湄洲岛,生态脆弱,荒漠化严重,被当地人形容为“风卷石子飞,草帽当锅盖”。如今的湄洲岛是生态海岛,碧海蓝天、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上榜中国最美十大海岛,入选全国首批“和美海岛”。

  莆田是全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当前正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这片文脉之地成长,朱铁雄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剧情加特效变装创新视频,演绎中国式情感。网友惊叹“很燃,很中国风”。

  他用“魔法”点燃了追国风、赶国潮的热潮。视频火爆“出圈”,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半月谈等中央级媒体和中央政法委、共青团中央等官方新媒体号纷纷发文点赞。今年2月,他的故事上榜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青年好网民”优秀故事。

  “风”从海上来,从湄洲岛走出的“国风变装达人”,也把流行的“国风”拂向家乡,利用他的“流量”传播正能量。采访中,朱铁雄表示,作为妈祖故乡人、短视频创作者,他正思考如何将国风新元素融入妈祖文化,创作融合创新的短视频,以年轻化叙事传播妈祖文化,弘扬“立德、行善、大爱”妈祖精神,向世界讲好妈祖故事,为家乡打造世界妈祖文化中心和妈祖故里文化名城贡献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