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方言童谣赏析

掘田谣

湄洲日报 2023年12月05日

  □陈文凤

  阿公掘田脚烂烂,阿嬷掘田一身汗①。

  老爸掘田腰骨散,娘毑掘田手皮破②。

  大孙厄掘三两下③,细孙掘开水扞④。

  一厝大细齐给力⑤,全家辛苦为生活。

  在长期的农耕社会里,耕牛是农家宝。一户农家要是养有一头耕牛,就说明他们家的经济状况不错。要是养不起牛,甚至连一副犁都没有,那他们的家庭状况就好不到哪里去。这一家就是这种状况,不用说没有牛,就连犁也没有,因为他们家要是有犁的话,就可以用人力拉着犁田,不必用锄头来掘田翻土了。

  二月里来好春光,家家户户种田忙。为了今年有个好收成,他们一家早早就动手掘田翻土,开始春耕了。

  阿公的双脚在水里泡了好几天,有的部位因被蚂蟥咬或其他原因已经溃烂了,烂了的伤口被冷水一浸就痛得钻心,但再痛也得忍着,仍然一锄头一锄头地往前掘。阿嬷使出浑身力气,掘出了一身汗。二月的天气乍暖还寒,内衣湿了再被寒风一吹,浑身冷丝丝的,令人时不时打个寒战。那个苦滋味有口说不出。

  老爸是家中的强劳力,就算他活儿干得多、干得猛、干得快。一整天下来,浑身的骨头就像散了架,特别是腰部更是好像要断了一样,可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就又得马上起床继续接着干。娘毑掘着掘着,双手先是起了泡,后来就磨破了,十指连心,虽然疼得不得了,却顾不得那么多,连哼都没哼出声。

  童谣唱出了一家四口人的四种不同情况,实际上其中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在其他人身上同时发生。可实在没办法,就是再苦再累再疼,大家也得咬牙坚持,时光不等人,农时误不得呀!

  穷人的孩子懂事早。大孙子虽然年纪不大,翻土时每次只掘了两三下,就得喘口气歇一会儿,可他仍然掘掘停停坚持着。就连小孙子也闲不住,他年纪更小,举不动锄头,就提着开水绕着水田转来转去,一会儿喊阿公阿嬷休息一下,一会儿叫老爸娘毑喝口水。多么懂事的孩子!

  童谣既唱出了乡村农忙时节,一家老少齐动手的繁忙景象,也唱出了旧时贫苦农家全家辛苦为生活,以人力代替畜力的艰辛与无奈。同时,歌颂了劳苦大众齐心协力的优良品质和吃苦耐劳的坚韧精神。

  【注】①阿嬷:奶奶。②娘毑:母亲。③厄:会。④细孙:小孙子。扞(ɡàu):提。⑤一厝大细:一家大小。给力:出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