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武
《霍尔堡组曲》作品40之《萨拉班德舞曲(行板)》,是支弦乐为主、旋律优美的舞曲,行板的曲调让音乐不时有恰到好处的停顿。这支舞曲是格里格音乐成熟时期的作品,是为纪念霍尔堡诞辰200周年而创作的。霍尔堡(1684—1754)是丹麦文学之父,用丹麦文写作,却是地道的挪威人。此组曲《萨拉班德舞曲》是其中的第一部,与《沃特舞曲》和《缪塞特舞曲》构成了《霍尔堡组曲》的三重奏。格里格后来说,创作此曲时,想到了与霍尔堡同时代的托卡塔和以赋格风格创作前奏曲的斯卡拉蒂,想到了巴赫的《旋律》,以及亨德尔的《里戈东舞曲》的最后部分,整个作品运用的是巴罗克风格。应用自如的弦乐色彩,富有弹性的旋律和运用精妙的和弦,使该曲成为他重要的作品之一。最早他是以钢琴曲的方式谱写的,后来改编为交响乐曲。
《萨拉班德舞曲》以和缓的旋律开始,具有挪威民族特色的舞步节奏,但更像是大型交响的序曲,沉稳、舒缓、宁静却有着北欧色彩。这一段像大地上展开的宏大画面,是欧陆中旷远和宁静的面貌。夏日黄昏的阳光和天幕,迟迟不会落下的太阳将这里变成了神话般的世界。针叶林披着黄色的阳光,像尖顶似的散布于高峭的岩石之上。在黄昏落日中,远方的金色天幕将无尽的天空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接近头顶的天空是蔚蓝无垠的,像看不到底的海洋;一部分是逆光的天空,它跟着太阳一起变化着色彩。在挪威西南的卑尔根市,峡湾风光的地理特点,使得市区面积狭窄而拥挤,特别是房屋。北欧的尖顶房子拥挤在有限的港口区,一半的房子建在山坡上。北海的冬季风大而潮湿,峡湾里也是如此的气候。沿着低缓的山坡修建的住宅区,多半隐于黑暗和冷雾里,街上的酒吧里很热闹,冬夜漫长,白天显得十分短暂。在这样的地区生活,人们未免产生精神上的孤独感和压抑感。气候如此,而人们必须适应,北欧人的粗犷豪放,跟漫长的北极长冬夜有关。舞蹈是必需的,音乐也要欢快和浓烈,就像他们的房子,多粉刷着彩色的外墙,屋顶也是以鲜艳的红色为主色调。组曲多半是如此明快的旋律,加上点幽默的感叹式插入音符,除了弦乐外,没有更合适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这样的风格。
霍尔堡组曲里的作品40之第三首《加沃特舞曲》和第四首《虔诚的行板》则是经典的弦乐组合,以跳跃的小快板让舞曲在不断回旋式的旋律里像一支进行曲。到了第四首,音乐突然舒缓了下来,和弦部也减少了,和声和回旋式曲调容易让节奏隆重起来,像是令人深思的间歇。第五首的《利戈顿舞》则是快节奏和明亮欢快的快板。作品40从整体上看都是忽儿急忽儿缓,在纾徐的间歇,突然灵魂发问般突兀而起的旋律,让人在深思不及的地方,旋即被节奏打断了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