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心铸魂 凝“新”促干

——涵江区推动主题教育纵深发展激发干事创业伟力
湄洲日报 2023年12月21日

江口镇干部指导流动党员利用“流动党员直通车”快速完成流入党员登记。

福建省红太阳精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行政副总经理曾宪生以《党旗红 企业兴——“三味六式”党建工作法》为主题进行宣讲。

  □全媒体记者 周凌瀚 通讯员 林亦霞 魏李琛 陈进芳 文/图

  涵江区把党课上到群众家门口,打造“流动党员直通车”,推动新兴领域学习与发展齐头并进,纵深推进主题教育覆盖各领域。

  到群众家门口上党课,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创新推出 “流动党员直通车”,凝聚思想发挥先锋作用;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推动新兴领域理论学习与生产经营齐头并进……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涵江区纵深推进主题教育覆盖各领域,确保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全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党课上到家门口

  “妈祖的大爱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这是我们老同志在助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时的宝贵资源。”12月7日,在涵东街道铺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50多名社区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在家门口听完市委党校退休教授蔡天新的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后纷纷表示,要发挥余热,立足妈祖文化特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好、实践好。

  而在新县镇广宫村老党员林福元家的庭院里,涵江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吴卫东在与当地党员干部群众面对面拉家常、讲故事的过程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农民党员讲解党的惠农政策,潜移默化地上了一堂有温度、接地气的党课,增强了众人共同实现乡村振兴信心……

  把党课送到村居百姓的门口庭院,把枯燥授课化作亲密的家常言语。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这样的党课在涵江各乡镇(街道)、各村(社区),已经开展了403次。

  传统党课内容较为枯燥,授课形式不够丰富,难以引起基层党员共鸣。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深入人心?按照省委第五巡回督导组“要在群众家门口搞教育”的指导意见,在主题教育开展之初,涵江区便组建专班开展调研,广泛征求基层党员意见建议,研究制定了《涵江区开展“党课上到群众家门口”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授课时间、对象、内容、形式。

  针对基层党员差异化,涵江区因地制宜、靶向施教,推广以“小话题”讲好“大理论”、以“小故事”讲好“大道理”,让基层党员听得懂、能领会的教育方式,打造白塘湖公园、百威雪津、涵江人民公园等20个特色教学点,依托特色教学点开展实境党课教育52场,引导党员循足迹、看变化、悟思想,在今昔对比中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确保党课内容既符合“规定动作”,又富有“涵江特色”。

  同时,该区甄选各行业、各领域26名先进典型党员代表,结合“书记讲给书记听”“学习身边榜样”“十百千”宣讲等活动载体,将上党课与谈个人奋斗经历、讲业务专长、传经验技术相结合,引领带动基层党员坚定信念、担当奉献,在工作生产一线走前头、作表率。

  在党课形式上,涵江区变“定点讲”为“灵活讲”,改变“台上讲、台下听”的传统授课模式,把党课送到厝边院落、社区广场、田间地头、工地车间等场所;转变“大水漫灌”的枯燥授课风格,倡导互动式“授课”,鼓励采用莆仙方言、三句半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事例授课。授课过程坚持实用导向,围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基层党员关心关切问题,送思想、谈发展、传经验,让党课更加贴近基层实际。

  直通流动党员心

  “太方便了,通过线上报到,让我们这些流动党员再也不怕找不到组织了。”昨日,江口镇流入党员龙再文来到流入地石东村党支部报到。不久前,他从外地来到江口镇,经身边党员介绍,通过“涵江先锋”微信公众号内的“报到直通车”线上接口,填写了党员信息后,很快便有工作人员联系上了他,并将其纳入石东村党支部进行管理。

  流动党员因其流动性,教育管理一直是薄弱环节。此次主题教育如何更好地覆盖流动党员,如何更好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作用?对此,涵江区积极探索数字赋能,在“涵江先锋”微信公众号创新推出 “流动党员直通车”,通过开通“报到直通车”“资源直通车”“意见信息直通车”“先锋直通车”,充分调动流动党员参与发展、投身建设的积极性,共同实现“信息共用、发展共助、稳定共抓、成果共享”的目标。

  “这一举措破解了流动党员报到渠道不灵活的问题。”涵江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开通“流动党员报到直通车”后,通过引导流动党员在线扫码填写属地党组织、长期居住地、联系方式等信息,区级调取后台数据,下发相关党组织,各单位即收即办,及时录入“党员e家”流动党员管理子系统,实现了多渠道信息资源汇总。

  此外,“资源直通车”破解了流动党员信息资源不对称的问题。涵江区通过线上开设“揭榜挂帅”促振兴栏目,集中展示全区各村优势资源、发展现状、需求信息等,同时建立流动党员人才库,收集汇总有关信息、资源,形成台账,定期比对信息,做到“匹配一个、带动一个”。而通过“意见信息直通车”,涵江区流动党员通过线上扫码,就能对家乡发展、自身需求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收到流动党员意见建议60条,咨询帮扶类信息21条。

  流动党员找到了组织,凝聚了思想,先锋作用自然便体现了出来。

  近日,新县镇流出党员林腾在事业有成后,携手公司成员捐资300万元,成立莆田市湘溪奖教励学基金会。基金会成立当天,便向新县初级中学捐资3万元。当地群众交口称赞,“涵江先锋”微信公众号创新推出的“先锋直通车”栏目也报道了林腾的事迹。

  记者了解到,涵江区在线上设立实干实效光荣榜,摸排挖掘流动党员先进事迹,以榜样的力量引领流动党员实干担当、砥砺前行。线下,该区还结合“党课上到家门口”“十百千宣讲”等活动,推选5名流动党员到项目一线、车间一线,讲奋斗故事、讲发展历程,营造“树先锋、学先锋、当先锋”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先锋直通车”发布的8名流动党员先进事迹,浏览量破万,有效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凝聚发展“新”力量

  涵江是非公经济高度活跃的县区,现有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领域党组织146个、党员1100多名。这些党员广泛分布在园区企业之中,分布在科技发展前沿,分布在社会经济建设一线。推动新兴领域主题教育见行见效,关系全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涵江区“两新”工委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突出“实”学抓好理论学习,注重“实”干推进干事创业,务求“实”效服务生产发展。

  在学习上,找准开展新兴领域主题教育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组建2支宣讲小分队,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送进园区、企业、车间。目前已开展宣讲28场次受众800多人次。推出“车间一刻钟”学习机制,通过书记带头学、党员自学、支部共学等形式,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着力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

  日前,威诺数控成为涵江区首家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企业党支部打造“6S”党建工作模式,探索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与集美大学共同搭建“党建、科研、企业”一体高质量发展平台,主动担当促发展。这是涵江区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推动新兴领域在干事创业上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该区引导新兴领域出资人、高管党员实干担当,推动行业党委引导快递小哥、外卖员、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党员,主动融入“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全市一张图,引导新兴领域党员、员工践行初心使命,立足岗位作贡献。

  在服务发展上,该区引导新就业群体党员担当有为,积极回馈社会、服务群众,把主题教育学习成效转化为真干事、干成事的具体行动。指导“两新”党建指导员在强党建、促发展上出实招、办实事、解难题,常态化助企纾困,促进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采用蹲点调研、随机走访等方式,分批对新兴领域党组织开展党建体检,制发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明确整改任务措施、目标和责任人,确保检视整改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