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及对策

湄洲日报 2023年12月22日

  □ 市委党校第92期科级干部进修班第一课题调研组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支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等举措,对民营企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加速创新,当前,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今年9月至11月,市委党校第92期科级干部进修班第一课题调研组走访调研了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等10多家莆田民营企业,汇聚一线调查数据,深入了解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剖析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困境及原因,提出加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路径。

  一、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莆田市民营经济经营主体达67.48万户。其中,民营企业12.57万户,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5.7%,创造了全市60%左右的税收、8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就业、90%的科技成果。

  莆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出台《关于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市战略,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实施创新、数字、品牌战略,支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健全完善品牌体系建设,强化数字赋能全产业链,助力企业强核提质。《莆田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开展高水平创新平台培育行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支持企业运用数字化技术提升研发水平,建设“莆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分级分类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此次调研发现,莆田民营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推动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升级,探索出一些好的做法。

  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合高校(东华大学)、智能科技企业(福建屹立智能化科技公司)、企业用户(福建华峰运动用品科技、福建华锦实业等)以及用友网络等,形成一支由高校(院士)、鞋服企业、机器人装备企业组成的专业团队,科技创新体现为建立经编运动鞋面数字化工厂,建设数字化经编车间,打造企业智能管理系统和规模化个性化定制平台等;永荣科技采用先进的第四代水合法、氨肟化技术以及数字智能生产控制系统,实现实时可视化、数字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产能;双驰实业创建国内首个满足个体商用需求的鞋类定制智能工厂,实现个性化消费需求。

  二、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困局及其成因

  技术与人才是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不少民营企业受限于自身规模、就业吸引力和融资渠道等因素,仅凭企业自身力量很难自主研发出关键核心技术或吸引高精尖技术人才。同时,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面临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等挑战。

  (一)认识不足,数字化驱动作用不显著。数字化指的是在企业内部运用数字技术优化业务流程、运营方式和工作方式等,侧重降本增效。民营企业普遍意识到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但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不够深入。调研结果表明,86.88%的受访企业管理者表示自身对数字化转型有一定的了解,但“非常了解”的比例接近0。数字化转型涉及企业的长期绩效,故投资回报期较长。企业如果缺乏长远眼光,会存在“不愿转”“不敢转”“不能转”等现象。

  (二)融资受限,金融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有别于传统项目投资,民营企业数字化投入存在成本高、风险高、周期长等特点。调研显示,在8家受访企业中,多数企业表示,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资金紧缺的压力。究其原因,民营企业融资难背后既有企业自身因素,也有政策影响因素。

  (三)融合不深,平台与技术运用尚浅。数字化平台能够强化企业间的融通连接,破除以往企业间沟通壁垒,并弥补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资源和能力上的不足。但在数字化转型的初步探索阶段,大多数企业仍处于供应链平台应用的初步探索阶段,难以通过平台获取相应的资源和强有力的支撑。民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提供坚实的底层技术支撑,但在新兴深度技术方面的运用还不够广泛和深入。

  三、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依托产业集群,带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一方面,在产业集群中,通过发挥标杆企业的辐射效应,实现“先转带动后转”的联动效应,强化产业链合作,推动大中小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推进;另一方面,借鉴标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和运行机制,通过形成低成本、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样本,推动民营企业大规模高质量数字化转型。比如,发挥中电研究院作为莆田市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的总体牵头单位带动作用,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行业节点,鼓励企业探索开发基于标识解析的供应链管理、关键产品追溯、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创新产品,面向莆田及周边城市提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服务。在鞋服、工艺美术、食品、新型功能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细分领域共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数字技术底层研究—大数据—数字化供应链”全链条创新实践,加速以数字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商业模式转型升级。莆田在外的莆商数量多,建议建立莆商数据库,着眼于特色资源集群,围绕强链、固链、延链、补链,重点引进工业龙头企业和配套产业化项目,壮大我市民营经济规模。此外,还可以在产业集群中,通过打造数字化场景,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数字化转型环境,在标杆企业数据共享、技术扩散的过程中,推动产业集群中众多民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从量到质的跨越。

  (二)强化金融支撑,撬动资源、资金、资本参与创新。数字化转型质量,归根结底需要民营企业具有用于转型的资金预算。因此,完善配套金融服务体系,强化企业转型的金融支撑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可将现有产业扶持资源逐步转变到科技研发和创新领域,通过科技研发财政补贴、创新成果转化税收优惠、产业基金等多样化政策工具,促进高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如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增加全社会研发投入,可引进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及专业的运营团队,助力部分民营企业克服融资困难,加快融资速度。目前可依托莆田兴莆产业母基金,适时设立莆田市科技创新子基金、绿色技术银行,吸引国内外风投、创投机构投资我市科技型企业。通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科技保险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技术创新。加大对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地方金融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加快数字金融建设,服务民营经济。同时,加强对新型金融服务组织的日常监管和风险防范处置,强化对民营企业的税收扶持。

  (三)注重产学研合作,联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跨界创新。面向12条重点产业链,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一批技术创新公共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快莆田市高端装备、循环经济、新型功能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与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一批专业化、特色化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成立企业、协会、高校、研究院等共同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民营企业牵头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搭建各类创新中心、研发中心等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主业突出、行业优势明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性较好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