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亚兴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才溪乡调查90周年、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四下基层”提出35周年。当前,全市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重温毛泽东《才溪乡调查》这一经典著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才溪乡调查》一文中展现的是革命党局部执政条件下的一个模型,这个模型体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当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基本原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政权建设、经济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构设计,成为苏区治理的成功范本;其中所蕴含的深入基层、求真务实、一心为民、致力发展的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历久弥新,对推进我市“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一、从《才溪乡调查》“改善生产生活”看“党建引领、夯基惠民”
《才溪乡调查》用事实证明,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真心实意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苏维埃政权才能得到广大苏区群众的全力支持并得以巩固发展。毛泽东在《才溪乡调查》中强调“只有经济建设配合了政治动员,才能造成扩大红军的更高的热潮,推动广大群众上前线去。劳动合作社(别地称劳动互助社)、消费合作社、粮食合作社,组织了全乡群众的经济生活,经济上的组织性进到了很高的程度,成为全苏区第一个光荣的模范。这种经济战线上的成绩,兴奋了整个群众,使广大群众为了保卫苏区发展而手执武器上前线去,全无家庭后顾之忧。”当前,我们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大兴调查研究,就是要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作为做好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层基础、造福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与成效。一方面要精准“输血”,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社会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给予基层更大力度的倾斜和支持,尽快补齐民生领域的各种短板;另一方面要引领“造血”,充分发动广大群众,发扬才溪乡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干革命走在前头,搞生产力争上游”的精神,立足自身实际,挖掘比较优势,做好“土特产”文章,壮大集体经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二、从《才溪乡调查》“领导各类组织”看“党建引领、夯基惠民”
《才溪乡调查》用事实证明,只有加强组织领导,正确处理党群关系问题,苏维埃政权才能得到广大苏区群众的全力支持并得以巩固发展。毛泽东在《才溪乡调查》中强调“村的代表主任制度及代表与居民发生固定关系的办法,是苏维埃组织与领导方面的一大进步。才溪乡,是同长冈、石水等乡一样,收得了很大效果的。乡的中心在村,故村的组织与领导成为极应注意的问题。将乡的全境划分为若干村,依靠于民众自己的乡苏代表及村的委员会与民众团体在村的坚强的领导,使全村民众像网一样组织于苏维埃之下,去执行苏维埃的一切工作任务,这是苏维埃制度优胜于历史上一切政治制度的最明显的一个地方。”当时乡苏维埃下许多委员会的组织及其领导,包括党团支部、妇女代表会、妇女群众大会和生产生活的14个合作社都成为乡苏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在才溪乡再一次证明了这一政治制度的明确的统一的建立,将使苏维埃与民众的关系更加密切,将使一切苏维埃工作的执行有着雄厚的力量。当前,我们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方面要全面加强党对各类组织的领导,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做强乡街,做实村居,充分发挥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基层治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制度,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全力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基层各类组织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三官一律”、新老乡贤、致富能人、妇女代表、网格长和单元长等主体作用,规范和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全方位凝聚社会智慧与资源,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三、从《才溪乡调查》“做实宣传工作”看“党建引领、夯基惠民”
《才溪乡调查》用事实证明,只有紧紧依靠政治宣传,实实在在解决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苏维埃政权才能得到广大苏区群众的全力支持并得以巩固发展。毛泽东在《才溪乡调查》中强调“上下才溪的选举是一般成功了的。他们的选举宣传,他们的组织候选名单与发动群众对候选名单的批评,他们的联系选举于别项工作,他们的组织工人与女子当选,都充分执行了中央政府的选举训令,成为苏区选举运动的模范。”当时为选举开的会很多,有标语,有小册子。这种多样的选举宣传普及,让大多数人都了解选举的意义。在扩大红军和承销公债中,除了各类组织召开的动员大会之外,宣传队到各村宣传,白天讲演,夜间演戏,营造了轰轰烈烈的宣传阵势,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类任务。当前,我们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运用“全市一张图”,创新基层治理,就是要把增强广大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抓紧抓实。一方面要建强宣讲团队,围绕“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结合“机关+农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组建各种主题的宣讲团、宣讲小分队和宣讲员队伍,深入开展“十百千”宣讲活动,在全市大力营造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的良好宣传氛围;另一方面要创新宣传方式,充分用好“千名干部进千企”“基层党组织书记讲堂”等特色载体,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结合建市40周年,讲述莆田历史文化故事,宣传群众身边榜样。充分用好莆仙赞句、三句半、快板歌等鲜活形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透讲活,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清楚讲明白。充分用好新媒体新技术新平台,打好线下线上“组合拳”,推动全市广大群众知历史、学思想、懂文化、爱莆田。
四、从《才溪乡调查》“加强文化教育”看“党建引领、夯基惠民”
《才溪乡调查》用事实证明,只有加强文化教育,切切实实解决群众民生的基本发展问题,苏维埃政权才能得到广大苏区群众的全力支持并得以巩固发展。毛泽东在《才溪乡调查》中提到,才溪乡在暴动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文化教育运动,成为文化教育的模范。上下才溪以村为单位共办起了日学9所290多人,夜学12所360多人,识字班60组500人,俱乐部2个100多人,另设墙报9处,识字牌11块。同时,组织工农剧团,利用多种形式组织群众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了百姓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我们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一方面要壮大文化阵地,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体惠民工程,通过提高文化设施利用率和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打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践行阵地、群众移风易俗的宣传阵地和活跃乡村文化的活动阵地。通过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地方文化传承教育作用,抓好家风家训乡贤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突出问题导向,针对数字化普及不够,书屋发展存在“空心化”等潜在问题,积极引导和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形成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文化惠民新格局,利用各种阵地开展好符合群众文化需求的主题活动,增进民生福祉,改善生活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才溪乡调查》蕴含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求真务实的政治品格、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可以说这是一部独特的教科书,对于我们推进“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做好调查研究,弥足珍贵,值得细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