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卫
清明时节的螺,最为清爽肥美,有“清明螺,赛肥鹅”的说法。据说吃了清明螺,可以明目亮眼,所以也被称为“亮眼螺”。
嘬个螺,喝口酒。还有比螺更好的下酒菜吗?倒上一杯酒,动口又动手,你能体会到逍遥的乐趣和忘我的境界。生活的速度仿佛慢了下来,把酒临风的妙处正在于此。
螺蛳有壳,有人就风趣地称其为“小小瓶里的荤菜”。要想吃到壳里的鲜肉,还得有些技巧。如果久吮不出螺肉,会把人家逗笑的。螺蛳的鲜美,曾让苏东坡食指大动,可他炒了一盘后,用尽内功也无法吮出螺肉。原来他没有将螺尾剪去,最后只好用竹针挑着吃。因为不谙食螺之道,结果落得个“东坡食螺——慢慢挑”的笑柄。
以针或者竹签拨开螺的薄盖,挑出里面的肉,有点像掀开坦克的铁盖抓俘虏,这种吃法只能称得上是新手。高手吃螺蛳,往往都是将肉从壳里直接用嘴嘬出来,伴着节奏分明的吮吸声,让鲜美的汤汁和螺肉一块入肚,境界之高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小小的螺蛳,菜式花样还很多,配上豆腐是“金螺白肉羹”,配上韭菜叫“螺肉炒韭菜”,什么也不加的有清炒螺蛳、酱爆螺蛳、香辣螺蛳等。
去年清明节,我去观赏樱花,吃过一碗上汤螺蛳。乳白的汤水里,螺蛳和切得薄薄的火腿片、笋片相融,润泽的醇香扑面而来。夹一颗到嘴里嘬,满口鲜,螺肉嚼起来很滑嫩,还夹着绵长的肉香。这汤色浓稠又不腻味,应该是肉骨头熬制的,鲜美爽口极了。
儿时,外婆家门口有个清澈的池塘。每到清明时节,那些螺蛳全吸附在河岸的石头上,只要轻轻用手一拢,便抓到很多大个头的螺蛳。外婆把螺蛳洗净剪掉尾部,放上葱姜等爆炒片刻,加酱油着色烧开,就装盘上桌了。外婆炒的螺肉,特别有嚼劲,我们每次都吃得停不下来。
吃螺蛳相当有情趣,真正的吃货会津津有味地全身心投入这个享受过程,不知不觉地,面前就堆了一大盘“空弹壳”。然后,鲜汤可以拌饭,满满的都是田园真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