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是一年好时节。在雨水的滋润下,涵江区大洋乡连绵的青山间,各种山珍破土而出。连日来,“我在大洋有亩田”活动上新,吸引一批城里人来到位于车口村的莆田中药材科技小院,开启寻山挖竹笋之旅。
大洋乡地处涵江、福清、永泰三地相接地带,山林环抱,储存着巨大的“绿色财富”。带上满满的好奇心,城里人扛起锄头,沿着林间小径,走进设在林下的自然课堂,与科技特派员一起参与一场酣畅淋漓的挖竹笋体验,享受大山的乐趣(如图)。
挖笋是一门技术活,除了体力,寻笋、掘笋、起笋都需要技巧,稍有不慎就会把笋折断。在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大家看准微微隆起的土地,用锄头小心翼翼地挖开泥土,待整个竹笋露出来后,再顺着笋尖的方向一勾带起,新鲜的竹笋便随土而出了。此时的笋又白又嫩,味道鲜美。
大家边挖边听科技特派员介绍,竹子生长周期较短,而且浑身是宝贝。竹笋可以吃,竹叶可入药,竹建材可以代替木头和钢筋,竹纤维可以制衣,竹林可以发展林下经济。
发展林下经济,大洋乡有经验。近年来,该乡持续放大生态优势,做好山水文章,依托莆田中药材科技小院,高效利用土地资源,通过林地与典型中药材间作种植的模式发展林下经济,不仅促进经济增长,还可利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农业模式,让林地资源变成增收的“生态资本”。
天时而生,地养方存。车口村村民陈玉兰说:“周末有很多游客到村里登山、看花、挖笋、买土特产,体验农家乐。村子热闹了,我们的钱包也鼓了起来。”
全媒体记者 蔡玲
通讯员 林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