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点燃”发展新动能

——湄洲岛“五一”文旅市场多点开花持续升温
湄洲日报 2024年05月10日

“五一”假期,湄洲妈祖祖庙风景区人流如织。

免费接驳公交车不间断往返停车场和文甲码头接送旅客。

  □全媒体记者 郑已东 通讯员 许双萍 林春盛 文/图

  妈祖诞辰、祭祀大典、美食嘉年华、沙滩落日仪式等丰富的特色文旅活动和海岛独有的沙滩海岸,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来湄洲岛“朝圣游”“民俗游”“生态游”。湄洲岛文旅市场在“文化味浓”“烟火气足”“体验感好”中多点开花,不断提档升级。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湄洲岛充分挖掘文化之美、生态之美,推动消费升温,文旅市场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截至5月5日,湄洲岛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117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17.35%。

  非遗文旅“热辣滚烫”

  “3、2、1!妈祖!生日快乐!”5月1日零时,湄洲妈祖祖庙正殿广场一片欢腾。来自新加坡、泰国、玻利维亚等国家,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以及山东、上海、天津、河南、海南、浙江、广东、福建等地的游客冒雨守夜,挥舞荧光棒、齐唱生日歌,为妈祖庆生。

  活动现场,庄重古朴的三献礼和科技动感的灯光秀交相辉映,青春洋溢的《狂欢快闪》和端庄典雅的《青花瓷》《敦煌舞》《水月镜花》等节目轮番上演。古老的信俗文化和新潮的庆祝方式跨界融合,给线下的游客和线上的观众带来了心灵震撼。

  “农历三月廿三来湄洲岛守夜庆妈祖诞辰,像回家为母亲过生日一样激动!”参与活动的台胞孙金看说,希望更多台湾的年轻人一起来湄洲、拜妈祖,共同更好传承和发展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在守正创新中历久弥新。举办诸如“守夜庆妈祖诞辰”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巧妙结合的品牌活动,在湄洲岛已成常态。其既充分展现妈祖文化魅力,也为旅游注入文化内涵,进一步提高了文旅市场吸引力。

  1日上午,在祖庙天后广场举行的春祭妈祖大典,吸引了上万名海内外游客现场观礼。近40分钟的祭典展演,以《迎神》《初献》《亚献》《终献》《送神》5个乐章,精彩展现了仪式的丰富内涵,让观众在恢宏气势中,沉浸式感受“人类非遗”的魅力。

  除此之外,湄洲岛多个景点还举办了梳湄洲女发髻、制作红团、体验“捏海人”、展示妈祖供品以及平安塔灯光秀、民俗歌舞秀等系列非遗民俗活动,让游客们在观赏非遗演出、体验非遗手艺中,感受时光沉淀下的文化韵味。

  “非遗里的湄洲”以独特魅力激活了假日经济,也吸引了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新社、福建国际传播中心、东南卫视等多家媒体记者,以及TVBS电视台、东森电视台、台湾导报等10家台湾媒体记者走进湄洲岛联合采风、宣传推介。

  “这次趁着妈祖诞辰日来妈祖故乡收获很大。”台湾中天电视台主持人赖正凯说,只有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并产生兴趣,妈祖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媒体可以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妈祖文化,让两岸年轻人透过妈祖这位“海上和平女神”,增进了解、加深友谊。

  “妈祖文化具有很高的旅游文化品质。”台湾好报社社长宋智忱说,这次探访妈祖文化发源地,更能感受到两岸交流合作的必要性,也期待两岸早日恢复旅游往来。

  凤凰卫视《近观中国》栏目组的英国籍主持人高睿同样被妈祖诞辰日系列活动所吸引。他和栏目组成员特地在妈祖诞辰日之际来到湄洲岛,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探访妈祖文化历经千年而愈兴的“密码”。高睿告诉记者,希望通过精心制作节目,传播妈祖文化,增进民心相通,吸引更多人来到湄洲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供给激发新活力

  “海这边,岛那边,村村乡乡;大大小小,心中的庙堂,香火袅袅。放马行船,耕海牧洋……”5月1日,在鹅尾夕岸度假社区,《我的妈祖娘娘》《心念一香》《天下妈祖》《湄洲大爱》等妈祖文化歌曲集中发布。游客们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随着身侧海潮涌荡,倾听低吟浅唱,感受千年信仰。

  这是该度假社区打造的“音乐驻岛”活动。“五一”假期,“与神同舟”摄影展,以一幅幅精彩的照片构成“海”“岛”“人”“神”四个篇章,具象化呈现妈祖文化千年传承和湄洲岛独有风情等;颂钵音疗会,通过颂钵、碰铃、雨棍、海浪鼓等新奇的乐器,凭空造出一份属于自己的特殊体验;“落日仪式”,以古人的礼序风仪,在“夕阳无限好”的短暂片刻中,完成一次直抵心岸的对话……

  一场场新颖的活动带来了全新体验,“吸睛”也“吸金”。“我们希望让大家的出行,多些海岛记忆的画面,多些仪式感的体验。看到大家能喜欢这些活动,我很开心!”鹅尾夕岸度假社区主理人林奕飞表示,社区的船坞、音乐剧场、新岛民计划等正在升级,相信将为游客提供更多旅游新选择。

  度假社区文旅场景丰富,特色美食“烟火味”十足。“五一”期间,肯德基妈祖平安主题餐厅正式亮相湄洲岛;“味在湄洲”美食嘉年华在朝宫街广场举行。妈祖平安面、湄洲鱼饭、紫菜海蛎酥等50多种湄洲当地美食,章鱼脚、蚵仔煎、凤梨酥等台湾美食小吃,淄博烧烤、肉夹馍、陕西凉皮等网红美食等,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舌尖需求”,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消费体验。

  为了让游客更好畅玩湄洲,湄洲岛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提前推出妈祖文化朝圣游、滨海风光生态游等“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旅游线路推荐攻略;向游客免费发放2580张“纪念妈祖诞辰1064周年大会暨春祭妈祖大典”入场证;开展“畅游湄洲,支付无忧”优化支付服务促消费活动;联合九龙谷推出景区联动回馈活动……

  一系列的文旅新供给,更好满足了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的旅游需求,激发出消费新活力,助推湄洲岛文旅产业迭代升级。

  做优服务舒心游玩

  面对“五一”假期旅游热潮,湄洲岛做足内功,做优服务,打响“来湄洲度假,带平安回家”品牌。

  平安舒心是外出旅游的基石。“五一”前夕,湄洲岛主要负责同志先后以实地调研、工作会议等形式,检查并部署节前安全生产、旅游安全防范等有关工作。他们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责任担当,紧盯轮渡、景区、民宿等重点领域、重点场所,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发挥岛岸一体发展机制及全岛“一张图”作用,推动各级各部门下沉一线、协调配合,提升志愿服务水平,营造文明舒心、温暖有序的旅游服务环境,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和游客的“幸福指数”。

  为解决文甲码头高峰期游客“停车难”等问题,经市岛岸一体办研究,开放位于北岸经开区山亭镇妈祖城的“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区停车场”,供自驾游游客停放车辆。5月1日,记者在停车场接驳站看到,由轮渡公司安排的35辆免费接驳公交车标有“定制专线”“免费接驳车辆”等字样,不间断往返停车场和文甲码头接送旅客。据介绍,接驳车辆运行时长与轮渡时间相匹配,确保全部旅客运送到位。

  岛外盘活交通,岛上分流人车。连接湄洲岛轮渡码头与湄洲妈祖祖庙景区的专用步行通道——“朝圣路”也在节前投用。大型进香团等由此步行至祖庙,实现“人车分流”,有效解决了湄洲大道交通拥挤痛点,提升了游客、香客的出行体验感。

  节日期间,忠湄轮渡公司强化值班值守,完善应急预案,提前发布购票须知,并根据入岛旅客数量增加航班频次;市市场监管局湄洲岛分局围绕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消费权益保障、市场价格监管和市场秩序整顿等多领域,开展专项检查;湄洲派出所强化景区巡逻防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工作,以浓浓“警”色确保游客安心朝圣……

  据湄洲岛旅游文体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共接到218个旅游咨询电话,同比下降68.36%,未发生恶性旅游服务质量投诉事件。

  “五一”假期文旅供需两端的火热,折射出湄洲岛文旅消费的巨大潜力。接下来,湄洲岛将进一步构建新空间、打造新场景、培育新业态,通过更加优质的文旅消费供给,激发文旅消费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