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师傅李伯

湄洲日报 2024年05月10日

  □黄昕(六年级)

  夏日的阳光透过繁茂的树叶,洒在小巷的石板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此刻的小巷格外宁静,只有远处传来一阵阵李伯的吆喝声:“磨剪子、戗菜刀!”

  李伯,一个皮肤黝黑、身材瘦削的老人。他的磨刀摊就设在小巷的拐角处,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穿透云层时,他就已经摆好了摊子,等待着顾客的到来。李伯磨刀的手艺是从他父亲那里学来的,据说已经传承了三代。他不仅磨刀,还磨剪子。只要是与刀具相关的,他都能磨得锋利无比。

  那天,我带着一把生锈的菜刀找到了李伯。他接过刀,用布擦拭干净后,拿出那个掉了皮的旧包,取出一块油石,用湿巾擦拭后,拿起这把小菜刀,慢慢地在油石上滑拉、滑拉……油石、菜刀、李伯,此时搭配得亲密无缝。“唰唰唰……”李伯那布满老茧的手愈来愈快,而菜刀发出的声音,时短时长,忽缓忽急,演奏起乡间简单纯粹的交响曲。灵光在菜刀间闪烁,时间在菜刀下磨碎……渐渐地,周围看的人增多了。

  李伯磨菜刀时一声不吭,与往日的热情截然不同。磨利后,李伯拿起小刀细细地磨着,将菜刀上的锈污轻轻刮去。那布满老茧的手令人心疼。

  有人轻轻开口:“李伯,您为啥每天都戗刀、磨剪啊?”

  “哈,祖辈留下的手艺,怎能放下呢?手停不下,心更是放不下……”

  手中的刀在他的打磨下,逐渐变得锋利。磨刀的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湛的手艺。李伯的手法既快又准,每一次磨刀,都像是在为刀具进行一场“美容”。过了会儿,菜刀磨好了,李伯慢慢塞进黑袋,递给我,眸中是无尽的温柔:“好了,拿去给你姥姥吧!”接着与几个邻里谈天说地去了。

  黄昏,紫红的霞光洒向村庄。等到日落西山,光线渐消,李伯收摊了,“磨剪子、戗菜刀……”的声音也渐渐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