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琪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总结提炼为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其中,突出的连续性摆在首位,体现其重要地位。
一、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的具体内涵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指的是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的传承没有中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关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起。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欢迎晚宴上的致辞提到:“中国人是了不起的,我们有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史,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2017年11月,在故宫,习近平主席对来访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说,文化没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
这同样也是学界的普遍共识。英国哲学家伯兰特·罗素说:“自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却以持续的进化生存下来了。”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感叹:“罗马帝国灭亡后就再没有罗马,唐室覆亡以后,依然有中国,有宋有明有现代,还是如唐代般,一样是中国。这是中国历史最有价值、最堪研寻的一个大题目。”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的具体体现有哪些?
首先是主体的连续性。即中华民族作为文明创造者的身份没有改变。中国人往往自称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因为创造中华文明光辉历史的正是我们的祖先。姓氏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可以追溯到先秦甚至三皇五帝时期。现存的姓氏族谱大多也能上溯几百上千年。比如,林姓在福建和莆田都是大姓,而其始祖可以追溯到商代比干之子林坚。横向对比来看,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但是这个民族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消失不见了,无论文字、语言还是种族特征,与现代生活在两河流域的阿拉伯人都没有关联。
其次是文化的连续性。从文字来说,从最早的甲骨文,到周代的金文,再到秦汉小篆,再到魏晋时期汉字基本定型,最终到形成现代汉字,中国文字的发展是一脉相承逐渐从抽象到具体的。因此,诸如《兰亭序》这样距离我们千余年历史的书法作品,现代中国人依旧可以轻松辨别其中的文字。语言同样如此。“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我们用普通话去朗读2000多年前的《诗经》,依旧押韵并且朗朗上口。另外,很多古汉语的语言习惯在方言中得以保存。例如,莆仙方言中,“我”叫“寡”,“你”叫“汝”,“他”叫“伊”,称“书”为“册”,称“房”为“厝”。这都是古汉语中的语言习惯,是对文化的连续性的生动体现。
再者是社会的连续性。夏商周以下至清朝,中国古代政治实体衔接有序,均未因外力打击而中断。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可以说,中国历史政治发展脉络清晰可循。生活方式也是如此。福建人好饮茶,而早在1000多年前的魏晋时期茶文化已经风靡一时,我们传统娱乐项目象棋、围棋在先秦时期也已出现了。
最后则是历史记载的连续性。我们之所以能够了解中华文明,并不是靠口头传说,而是靠可信的历史记载。中国自古就有修史的优良传统,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修史体系。不仅有官方钦定的“二十四史”,还有众多地方志以及私人史书。比如,如果要了解莆田千年历史,《兴化府志》《莆田县志》都是基本史料。正是历史记载的连续性,让后人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
二、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的生动启示
认识和了解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的具体内涵,能够获得什么样的启示?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明确告诉了我们答案:“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我们要坚持走自己的路,而这个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在福建武夷山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说:“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产生和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建立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传承之上的。所以说,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如何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是社会主义道路,本质就在于党的领导。因此,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领导必须一以贯之。
其次,要坚持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只有坚持文化自信,保护和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才能走得更久更远。对于莆田来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妈祖文化、元宵文化、进士文化,都要好好地传承下去。特别是妈祖文化,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保护好湄洲岛。
最后,要坚持“两个结合”。要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具体而言就是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对于莆田来说,妈祖精神可以感化民众调整自己的行为,达到社会认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这在新时代对于维护和睦家庭、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和平共处有积极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