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林水乡梧塘,承载着许多人挥之不去的乡愁。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为梧塘镇打造产学城融合示范区涵江城区副中心带来重大机遇。 湄职院供图
□全媒体记者 蔡玲 通讯员 林亦霞 文/图
梧塘镇依托镇域产业资源优势,助力企业“智改数转”,并放大大学城等人文荟萃效应,探索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校地互动”的校地企共融机制,全面推进城涵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涵江区产学城融合发展“桥头堡”。
“三山枫岭钟灵秀,七境梧塘翥凤凰。”艳阳之下,现代城市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的梧塘,朝气蓬勃,激情奋进。
今年初以来,涵江区梧塘镇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发挥工业重镇、教育强镇、文化名镇、交通要镇等优势,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全力打造涵江区产学城融合发展“桥头堡”。
产业升级动力澎湃
项目立镇、产业兴镇、工业强镇,梧塘“镇”能量满满。
在发展壮大镇域经济的过程中,梧塘镇因地制宜,依托镇域产业资源优势,激发内生动力,以“服务、引导、培植、共享”为发展理念,服务存量企业,建设“企业家梧桐驿站”,安排产业办、税务、法务、会计事务进驻,助力企业稳健发展,本着“能办即办、向上协办、线下帮办、随时来办”的原则,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家打造投资创业的天堂。
提升新涵工业园区形象,引导企业“智改数转”,呈现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工业重镇蹄疾步稳。该镇党委书记黄雷雨说,梧塘镇域产业经济凸显,全镇49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26家是鞋服企业,鞋服产业税收占全区的44%。
昨日,记者走进大金鞋业车间看到,一大匹布料在智能服装切片机下自动裁切大小、形状;智能画线机360度旋转定位,自动识别材料轮廓及不良部位……16条生产线,每个月能产好鞋100万双,新设备、新技术让企业节本提效,向数字化时代迈进。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在技改过程中遇到了人才不足等问题,在梧塘镇牵线搭桥下与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精准对接,定向培养,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围绕绿色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梧塘镇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因地制宜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用心用情用力支持企业创新转型,力促更多资源要素集聚、发展效应不断叠加,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如今,和大金鞋业一样,新荔丰鞋业等越来越多企业正通过“智改数转”新赛道,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镇域企业间相互打通上下游延链补链,全链条共享,就地实现从材料到成品的一站式加工;方家铺子工业园二期项目、恒创项目跑出了“当年签约、交地、建设、落架”的“梧塘速度”,进一步激活发展关键增量,夯实发展根基。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恒通工贸园区、杰博数字产业园区项目,聚力招引柔性供应链、品牌商、电商等新业态企业,打造集聚新高地;利用恒创鞋业、图强文具等约14.3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开展“零地招商”,为落地企业提供拎包入驻的条件,强化招商实效;打造涵江时尚产业数字贸易产业园,搭建数字贸易孵化平台,形成一个数字贸易采购与供应联盟,叫响区域品牌,拉动产业活力,增强镇域经济发展的韧劲。
集镇提升城乡一体
顺应时代脉搏,梧塘镇积极构建“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打造涵江城市副中心。近年来,该镇抢抓发展机遇,释放优质的产业空间,放大大学城等人文荟萃效应,使得宜居宜业宜游的梧塘魅力凸显。
梧塘镇主动融入莆田主城区东拓,全面推进城涵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突出打造东联市区、南联城区、西联园区、北联山区的“三纵三横”路网体系。眼下,该镇持续聚焦征迁扫尾,盘活大学城路网交通,全力打通高林街北伸路段,荔城路西段、紫霄大道梧塘段已具备通车条件,西坡路全线通车,九华路、邠河路北伸等关键路网建设正加快推进,通达能力显著提升。
今年,梧塘镇以盘活用好闲置国有资产为抓手,通过前期全面摸排,将溪游安置区及高新技术面板梧梓、松东安置区的28套住宅、32间工具间进行公开挂牌拍卖,“静资源”焕发“新生机”,为资产重铸价值,为镇域经济注入新活力。与此同时,该镇积极引导群众合法出租,催生了“租赁经济”,将教育资源向外来务工人员倾斜,让外来打工家庭在梧塘实现生活成本低、就居就读就医方便,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和大学生留得下、住得安、就业容易、创业有保障,在镇域产业经济发展中有获得感和参与感,从而推进人、产、城融合发展。
聚焦民生保障,梧塘镇加快推进总用地面积约249亩的沁后片区改造项目,建成后可安置群众3403户,配套建设的道路、停车场、绿化及综合管线等工程,进一步提升集镇品质。眼下,新涵片区地块二正在抓紧建设,滨海大道北侧地块一、地块二及荔涵大道南侧地块一等213亩商住地块准备出让。
此外,该镇依托自然生态、非遗民俗等,将特色古民居与九莲岩景区、囊山公园等资源串点连片,鼓励村民大力发展农家乐、采摘园、民宿等。同时,激发造血功能,促进村民增收,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从为产业发展引人才,到为城市发展聚人气,梧塘的综合实力更优、城市品质更佳、社会管理更精、发展环境更顺、民生福祉更强、人民生活更幸福。
校地共建共享共赢
梧塘镇奋力紧抓大学城建设重要机遇,与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莆田学院共建、共生、共融、共享,探索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校地互动”的校地企共融机制。
梧塘镇整合资源力量,组织16个村居与高校对接服务需求,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学生社区、村居角落,切实打通关心校园、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校地共建”警务室,进一步加强校地双向联动,群策群力、共出良方、齐抓共管,全力防范化解校园各类矛盾风险,“零距离”守护学生,实现部门融合、共建共治,助推“智慧校园”取得显著成效。
在完善区域人才培养链条方面,梧塘镇创新探索属地高校与企业的深度交融,设立鞋业智慧生产线,扶持荔松新型材料、大金鞋业、方家铺子、盛辉物流等拓展人才产学研培养合作路径,通过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助推企业战略落地与提速升级。统筹协调电力、供水、市场、税务等单位,用好用活霞楼、梧梓、新丰等安置房空置资产,依托涵江时尚产业数字贸易产业园,构建就地就业创业平台,增强“校地企共融”服务黏性,最大化承接大学生人才红利,做强实体经济、挺起发展脊梁,有力推动“工业老镇”与“大学新城”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华灯初上,位于霞楼村、西庄社区的学生街烟火气与青春感一起升腾。创意广告灯牌闪烁,特色美食摊位总被汹涌的人潮环绕,万名师生带来的巨大消费潜力,产生了年轻群体消费热潮集群效应,不断推动着沿线商铺转型升级。情景体验、沉浸构想的“大学生夜市YES!”项目嵌入,形成新兴商业模式,成为梧塘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高校经济”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就业渠道,带来可观收入,做到大学城与乡村振兴脉络相连、同频共振。
栽好梧桐,引凤来栖。梧塘镇高质量发展的鼓点将更加铿锵激越,产学城融合示范区涵江城区副中心的画卷将更加精彩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