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江村村美景秀。蔡昊 摄
今年来,西天尾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深入学习并践行“千万工程”的宝贵经验,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把工程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各环节。
该镇坚持高起点科学规划,将全镇17个村居划分为3大类7个片区,积极探索抱团发展、联村共富的发展模式,通过点上突破、串点成线、连线成面,不断提升乡村振兴颜值、气质和价值,不断探索出一条城乡融合、全域一体、共富共美的“双进双回、共治共享、联建联带”乡村振兴新路。近年来,西天尾镇先后获评“中国乡村振兴典范镇”“省级乡村振兴重点特色镇”“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等荣誉称号。
双进双回 聚才引智
该镇建立“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贤达回农村”的“双进双回”工作机制,实施“乡村新能人、乡村新青年、乡村新创客”人才振兴计划,提供创业平台和支持政策,吸引青年回村创业发展、贤达回乡投资兴业。每年实行以奖代补方案,调动村居、群众创造性、积极性。
聘请省内农业种植专家,创新农技帮扶团队,借助镇党校平台,常态化开展培训指导,改良枇杷等农产品品种。近年,下垞村枇杷每斤单价上涨5倍以上,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增效、农民增收。
共治共享 全域和美
该镇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建立健全基层治理协同中心各项制度,实行党政主官“双主任”制,发挥中心“基层减负、事件协同、综合执法”三大职能作用,通过“全市一张图”平台,流转解决发展清单135条、问题清单110条,事件办结率达99.7%,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源头化解。
注重引导村(居)民科学自治,建立115多个社会组织,促进社会组织专业化发展和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注重和美乡村建设,扎实做好历史建筑保护和修复,全面实施水域治理项目,配强配齐综合执法队,强化城乡环境管理,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品位。
联建联带 增收致富
该镇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发挥园区企业多、大学城位置近的优势,通过打造西天尾镇商会等平台,建立“政府+企业+村居”“高校+村居+农户”等形式多样的“校村、校企联建联带”长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多赢局面,持续带动村财和农户增收创收。对接市旅投等国有企业,借助林山村现有资源,初步洽谈了南少林文旅合作,并对北大、吴江进行合作、开发,打造荔枝大观园,探索“国企+村居”的合作模式,带动村居发展致富。
在后黄社区,该镇试点探索“户户联建、做暖家庭”模式,在3个网格6个居民单元基础上,按创业引导、务工帮带、关心关怀、农技支持等4个类型细化联户长,设置10户为一联,推选17个联户长,做到联户全覆盖,努力实现户户联建,做暖家庭。 吴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