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新县镇广宫村鱼鳞坝美景,吸引游客打卡。 颜建平 摄
金秋十月,在涵江区新县镇巩溪村,一批又一批游客走进夹漈草堂,探访郑樵著书立说的传奇人生,领略《通志》史学底蕴,感受森林步道的惬意和文化气息浓厚的“世外桃源”。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近年来,新县镇以“千载郑樵志、百年古邑府、十里湘溪景、一篇外坑史”为主线,以文铸魂,点燃“红色引擎”,做大郑樵文化,积极探索和培育农村新业态,绘就乡村文化振兴新画卷。
郑樵文化是新县镇一张叫得响的名片。新县镇成立郑樵文化促进会,编纂《新县镇志》等,多维度挖掘郑樵故事,推动郑樵文化活化利用。
该镇还积极提升“夹漈先生”文化IP影响力,以张洋村作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引进田螺山(福建)康养小镇开发有限公司整村运营,以“夹漈先生”品牌为引爆点,打通全域发展的“七经八脉”,让郑樵文化焕发新活力。
修缮夹漈湖、建设生态停车位,铺设环湖及郑樵纪念馆、草堂胜迹殿周边石板步道,打造夹漈山入口微景观以及建设森林步道……在激活文化“软实力”的同时,该镇不断提升乡村振兴“硬支撑”,串联起夹漈二十四景,打造长跨度、高品质带状徒步休闲空间,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户外游憩需求,不断融合农村文旅,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新县素有“山中邹鲁”雅称,湘溪文化底蕴深厚。以湘溪流域为脉络,该镇精心打造18公里环湘溪景观带;挖掘枫岭亭渡槽、张洋渡槽、苏洋陂、巩溪石碇步、皇帝圳石碑等水文化遗产区域特色;重修桃源书院、步云书院等,修缮镜湖楼、广宫古驿道、步云洞、东方亭崖刻等人文历史景观,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动山水人文生态小镇迸发新动能。
此外,依托红色文化和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该镇还加大对外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莆属特委旧址、陈天章烈士故居等遗址遗迹的修缮保护,串点成线,打造红色教育研学基地。
文润山村,芳香自来。新县镇找准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厚植文化积淀,擦亮生态底色,文旅相生,美美与共,绘就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朱秀花 林亦霞 翁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