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身份信息不容买卖

湄洲日报 2025年01月21日

  不久前,涵江区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时发现,原告在某购物平台购买了被告的居民身份信息,用于案件起诉,且该平台有不少店铺提供居民身份信息查询等服务。为此,法院向该平台发出司法建议,希望其严肃查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居民身份信息的商家,坚决杜绝相关行为。

  近些年,随着电商的发展,网上非法买卖身份证、银行卡等身份信息的黑色利益链逐渐形成,给个人人身财产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危害。尽管法律明令禁止,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但一些不法分子利欲熏心,无视法律红线,铤而走险,个人信息的违法交易依然屡禁不止。

  信息化时代,公民个人信息成为能够快速变现、一本万利的“香饽饽”。非法收集、买卖和使用个人信息,往往不是一时的孤立行为,庞大的买方市场为个人信息倒卖的黑色产业链提供了犯罪的“温床”。从根本上打击买卖公民个人信息违法行为,需要多方协力、多点发力、多措并举。在严厉打击“供给端”的同时,也要对“需求端”进行治理,通过一些典型个案的严厉打击,加大对信息安全意识普法宣传教育,让购买和非法使用他人信息的群体付出应有的代价,从而在心中树立起法律的“高压线”。

  笔者以为,对商家来说,与其靠犯法侥幸获利,不如尽早通过正规途径挖掘潜在客户,实现有效宣传比较靠谱。陈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