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调解巧解纠纷

湄洲日报 2025年04月23日

  郑倩 作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陈艳艳 通讯员 周磊)3月底,仙游县人民法院法官采取“法律释明+情理疏导”策略,调解了一起朋友间欠款纠纷。

  小张与小李曾是朋友,2019年,小李从小张的油漆店赊购货物,累计欠款1万余元。2023年双方确认欠款金额,但小李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拖延付款。小张因经营压力,无奈之下将小李诉至仙游县人民法院。

  立案后,承办法官综合研判发现:案情清晰、金额不大,小张急需资金且面临诉讼时间成本的压力,而小李承认欠款但暂无还款能力。鉴于小李不在市内,该院法官决定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福建”小程序开展先行调解。一方面,援引民法典相关法条,向小李阐释违约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从多年朋友情谊和合作共赢的角度出发,提出分期还款建议。经过3个小时在线磋商,双方最终通过电子签名系统确认调解协议,矛盾得以化解。

  下一步,仙游县人民法院将继续发挥先行调解的制度优势,优化基层解纷网络,提升纠纷化解质效,真正做到既解“法结”,又解“心结”,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